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35节(1 / 5)

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原正蓝旗汉军后抬镶黄旗汉军档记满洲佟佳氏,承恩公、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十五年七月初四日入宫,称格格,属妃级。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封为贵妃。同年八月二十二日,以大学士觉罗勒德洪为使,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诏晋为皇贵妃。同年十二月二十日,以大学士觉罗勒德洪为使,册封为皇贵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九日,生第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病重。初八日,诏立为皇后;初九日,册立为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申时崩。暂安于承乾宫。同年七月十三日,奉移至朝阳门

——————————

1《口奏绿头牌及红白本档案》,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圣祖仁皇帝实录》卷72,康熙十七年三月癸酉条,《清实录》,第4册 ,第919页。

3《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清康熙写本,国家图书馆藏。

4《圣祖仁皇帝实录》卷72,康熙十七年三月癸酉条,《清实录》,第4册 ,第919页。

5谨按,在雍正朝之后,“孝”字为皇后谥号所必有,故而此处只分析“昭”字。

6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3页。

外享殿暂安。九月二十二日,谥曰孝懿皇后。十月二十日,奉安景陵。十一月,升衬奉先殿。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尊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奉天佐圣皇后。雍正元年九月,系圣祖谥,升柑太庙。乾隆元年三月,加上和恪两字。嘉庆四年五月,加上慈惠两字。

[家族背景]

孝懿仁皇后出身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是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即圣祖亲舅之女,圣祖之舅表妹。其家世可以参考孝康章皇后条。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是佟图赖第三子,其长兄佟国纪早亡,次兄佟国纲原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镶黄旗汉军都统,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阵亡。佟国维在康熙初年任内大臣,后来升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并作为孝懿仁皇后之父得封一等公爵位,之后因支持皇子允祺而被圣祖疏远,最终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病故。佟国维的嫡妻是赫舍里氏,即孝懿仁皇后之生母。对于这位赫舍里氏的出身目前尚不清楚,不排除为孝诚仁皇后本家之可能。根据《皇清通志纲要》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初六日,孝懿皇后母,国舅佟国维妻卒。”1可知孝懿仁皇后之母赫舍里氏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去世。佟国维生有八个儿子和至少四个女儿。第一子名为叶克舒,仕至銮仪使;第二子名为特克新,仕至二等侍卫;第三子名为隆科多,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吏部尚书;第四子名为洪善,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第五子名为庆元,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光禄寺少卿;第六子名为庆恒,仕至三等侍卫;第七子名为庆复,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大学士、两江总督;第八子名为庆泰,承袭世管佐领,仕至护军统领。已知的四位女儿里,除一位即孝懿仁皇后,一位即圣祖慤惠皇贵妃之外,一位嫁给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头等侍卫彦珠为妻,即孝昭仁皇后之胞弟;一位嫁给护军参领宽保为妻,宽保是彦珠之堂侄。2

[宫廷生活]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首领太监刘忠、赵寿宝奉太皇太后旨意降谕总管内务府大臣噶鲁、图巴曰:‘小舅舅佟

——————————

1弘旺:《皇清通志纲要》卷5,清钞本,国家图书馆藏,第71页b。

2此段佟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满族佟氏史略》《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国维之女著于七月进乾清宫。”。1孝懿仁皇后可能即在此日被选入宫。之后,经过钦天监的测算,决定让孝懿仁皇后在七月初四日丑时上轿入宫。同时,内务府还询问孝懿仁皇后入宫之后的待遇和居所,旨意表示:“令其居景仁宫,一切依照宫内之妃例配给。”2此处所谓“宫内之妃”,即当时称为“乾清宫之妃”的孝昭仁皇后。由此可知,虽然孝懿仁皇后在入宫时的称呼只是“格格”,3但是其实际待遇已经达到妃之等级。康熙十六年,圣祖册立孝昭仁皇后的同时,册封孝懿仁皇后为贵妃,还册封七位嫔位,形成康熙朝最早一批有号的后宫主位。入宫仅有一年的孝懿仁皇后得以位列七嫔之上,亦可见她在宫廷中的地位。

孝懿仁皇后被封为贵妃的数月后,孝昭仁皇后崩逝,孝懿仁皇后遂成为当时位分最高的后宫主位,有“主妇”之地位。这种地位随着她在康熙二十年被晋封为皇贵妃而得到进一步确立,一直到康熙二十八年病重,在“势在濒危”4的情况下急忙正位中宫,被册立为皇后,并在册立为后的第二日崩逝。

对于孝懿仁皇后崩逝以及立后的情况,传教士张诚在其日记中记载道:“皇后在流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