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馒头伸手指着外头, “花花——”
“你要看花花啊。好, 我们去看花花。”
差不多要入冬了, 不过魏家的暖房里还是一片花的海洋。
小馒头喜欢看鲜艳的颜色, 所以每天都要来逛逛。
沈寄让人将开得好的花, 分送几户交好的人家。
一个是国舅府, 林子钦的爹前年过世了, 如今他是林侯爷了。
好在,老人家闭眼前如愿看到外孙成为了太子。
林子钦如今还在孝中, 所以沈寄让人送去的便是白百合等素色花朵。
再有芙叶家的,依然是各色玫瑰最得芙叶欢心。
她家其实也有暖房,但总是没有沈寄这里的花开得好,便是将人借给她也是如此。
还有……
隔三差五的给这些交好的人家送花,也是沈寄如今的一个功课。
冬天能时时有这样的鲜花看,是令人很赏心悦目的一件事。
比送金玉之物又多了几分雅致。
就是相熟人家办宴席,也有来魏家借了这几十盆盆栽去做摆设的。
魏家专职侍弄这些的仆妇到时候也随同前往。
那些人家,搬了去就在外围用银霜炭烘烤供热,路上更是马车用厚絮裹着,怎么搬去就需怎么送回。
这样子摆着,可比用绢扎出的假花好看多了。
至于暖房里的素菜瓜果,那就只有魏家人自己能吃到了。
毕竟是少了点,要保证顿顿有不重样的素菜吃也不容易。
沈寄冬天办宴席,一向是备有面子。
可是,这个暖房一年就要耗去上万两的银子。
也只有他们家这样家底本来丰厚,家中人口简单没有那么些妾室、庶出子女要养活的人家,以及皇亲国戚的能承受了。
其他的官宦之家,要么是不能露富,怕担上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
有的则是树大分枝,家里吃闲饭的儿孙太多,负担不起。
小馒头出世以后,沈寄把小芝麻和小包子都挪到旁边,一人一个小院子。
按规格配备齐了下人,让他们学着自立。
她实在没法子三个孩子都放在眼前盯着。
而且,孩子大了也必须学着自立,学会约束下人。
魏楹如今是真正的位高权重,而且又是皇太子最看重的侍讲学士。
所以,沈寄的夫人外交一点马虎不得。
小馒头在乳母怀里抱着个葫芦乐呵呵的,口水都滴到围兜兜上去了。
沈寄没这么多功夫陪小馒头逛。
如今往来的人家不少,有些事她得自己盯着。
不能都推给挽翠这个没有头衔的内宅总管身上。
其实,一年前,挽翠和方大同已经赎身了。
同时赎身的还有管孟,刘準、凝碧。
他们各自的孩子大的大、小的小,但陆陆续续肯定是要开蒙读书的。
方小同、小冬瓜、小朵朵更是已经一起跟着欧阳先生在读书。
让他们赎身,这样孩子就不是奴籍。
将来男子可以读书走科举的道路,女孩儿也可以以良民的身份嫁人。
季白、采蓝更是以良民的身份嫁进崔家、洪家。
这样一来,挽翠等人如今就都是雇佣的身份,而不再是卖身契捏在沈寄手头的奴才。
赎身之后,各自多多少少都有十多年积攒的金银。
就置办了些产业,在府外也有进项。
不过因为他们都还在比较要紧的位置,为了对上、对下有个交代,像是季白的公公宝月斋崔大掌柜、挽翠的婆婆掌着沈寄小厨房的方妈妈这些老人就都没有赎身。
而淮阳老家拨来的世仆,沈寄也问过他们,他们不愿赎身。
因为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淮阳当差。
而且世仆也格外的有地位,所以宁愿放弃自由人的身份依托魏家不受欺负。
像是方小同、小冬瓜等人,日后和魏家的关系就会逐渐的淡了。
是要凭自己的本事立足的。
这个足可不是一定能立得起来的。
人走人情走,等他的娘老子年岁大了。不在奶奶跟前当差了,也不能一有事就求回府里来。
挽翠等人赎身的事,是沈寄提出来的。
当然,也征求了他们的意愿。
挽翠、凝碧、采蓝、季白甚至还开了个小会讨论,把阿玲也找了回来给建议。
鉴于阿玲和流朱都过得很好,还有沈寄十年来的潜移默化,最后都选择了赎身。
这些人都是沈寄的陪嫁,魏楹对此不发表意见。
他要的是稳固的大后方,至于沈寄这个内宅当家人要如何操作,他不会指手画脚。
他觉得沈寄会这么做再正常没有。
当年那个誓要给自己赎身的小丫头的形象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