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才会被叫来的。
可要是说这些,她并不太懂。
所以就逗着小包子和小芝麻玩了。
心头也不禁嘀咕,怎么沈寄的儿子女儿就都养得这么好?
自家那个儿子,被婆婆养着,三天两头不是病了就是没精神的。
今天也是说不舒坦,所以不肯一路过来。
瞧瞧人家的儿女养得多结实、多活泼。
柳氏方才送了会说话的两只鹦鹉给这姐弟俩做礼物,算是送到两姐弟心坎上去了。
于是小包子便很乐意的坐到柳氏怀里去了。
小芝麻就挨着沈寄坐着,看着规规矩矩的小淑女一样。
实则她在好奇这干外婆跟大舅母怎么从没见过,不都在京城么。
魏楹和沈寄回京以后,也就是依礼往林府送了一趟土仪而已。
因为林侍郎属于安王阵营。
魏楹不想站队,就连玉太嫔的父亲都没怎么往来。
就更别说一直趋利避害的林府了。
而且林府那个时候也不见得就欢迎他们去多走动啊。
“至于干爹这会儿暂时赋闲,我看还是不要为了官职多走动了。如果放得下,能趁机致仕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毕竟年纪不饶人。”
林夫人道:“现在可不单是当官不当官的问题啊。”
沈寄想了想,皇帝那人吧,要说心胸多宽大不至于。
可要说他睚眦必报,那就更不至于了。
而且,当初差不多半朝都是安王党啊。
他也不能全赶尽杀绝了吧。
她就隐晦的拿这话劝林夫人。
“可也不是半朝的人都赋闲了啊。”
“那不是没那么多替换的人么。而且岚王府旧人都是占据的要职,干爹是挡了人的道。”
沈寄心头嘀咕,新帝急着明春开恩科,就是要招揽自己的人马吧。
像魏楹,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
那就是死心塌地遵循先帝旨意办事啊。
“要是能平平顺顺的正式辞了官,倒也能接受。”林夫人还是看着沈寄。
沈寄心道,你看我干嘛啊?我是真的没法子啊。
却也只能含糊附和了几句。
她留林夫人婆媳吃了午饭。
两人惦记着家里的谆哥,吃过饭就回去了。
等人走了,沈寄看着林夫人送来的重礼。
她怎么都推不掉,想着等到以后回一份差不多的礼得了。
却不料,三日后,她干爹居然真的恢复了三品的官位。
虽然也是从实权衙门到了闲职,可这是曾经与安王走得近、以致赋闲的人里的头一份啊。
众人自然是要打听走了谁的路子。
这一打听不得了,走了魏楹媳妇的门路。
谁让那是人家的干女儿呢,人还是皇帝的救命恩人哪。
又是芙叶公主的表妹,三天前还进宫在太皇太后跟前走动的。
于是,那些惶恐的同年都来找魏楹了。
就连座师,不好自己出声,也叫了人隐晦带话。
魏楹气得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这叫什么事儿啊!皇帝是想干什么?
见他不应承,便有同年说他这人不地道。
还说他在蜀中的时候,多亏他们在京里帮他奔走、丁忧回来也是他们帮衬着打点,这才能去扬州那样繁华富庶的地方云云。
听得魏楹冷笑一声,“合着我今天的三品都是诸君帮忙得来的。那诸君为何还在如今的位置上呆着?今天更何必来找我想法子?”
他要得内伤了。
既然座师拉不下脸来说,他就当这些话是同年们说的,直接给怼了回去。
他能有今天,是他自己打拼出来。
就是先帝,那也不过是养鱼政策,一养一大片。
全靠他自己争气才有今日。
第372章
要说谢, 先帝是该谢,再有就是一直祸福与共的沈寄了。
其他人,不过是趋利避害、各有所图。
魏楹心头憋着气回家来了, 进了内宅就沉下了脸。
小芝麻和小包子迎出来, 看到都吓了一跳。
小包子咬咬手指,“姐姐, 爹咋了?”
“不知道, 不要咬手指。”
魏楹一路疾走, 直到走到正房前, 才注意到儿女都一脸惊疑的看着自己。
他深吸口气, 放缓了脸色, “你们今天的功课做完了?”
沈寄如今每天都给姐弟俩安排些小功课做。
数数啦,背一段文章啦、认十个字什么的。
以小芝麻的进度为主,小包子属于打酱油的。
小芝麻墩身给魏楹行礼,“回爹爹的话, 做完了。”
小包子见状也跟着合手作揖, “爹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