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两娘子 第524节(1 / 2)

自己的儿子不想着如何管好了,却寄希望于别人。

呃,还重点表扬了一下四叔和四婶对魏柏的教育很成功。

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在魏氏一族那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听说现在族里对族学抓得很紧,请了不少名师。

而且把他和魏柏都树立成了典范。

至于说已经中了举人,明年要到京城考恩科的几个族人,以及在族学里附学的亲戚子弟,要到府里借住备考的事。

魏楹当即表示府里宽敞住得下。

便不是同族不是亲戚,只要是淮阳一方的举人,要来都是没问题的。

这种收买人心的投资,魏楹从来不会吝啬。

相信三叔祖父和四叔也是如此,一定会将事情落实好。

只是备考,给沈寄增加的事儿也不多。

个月,考完也就完了。

而且,也能帮她积攒人缘。

现在魏氏一族如果要对她做什么,老七、老八肯定是会站在她一边的。

晚间,送走了叔父和堂弟,魏楹回到内宅正房。

这会儿沈寄在教儿女数数呢,就让他们数自己得了多少铜板。

所以,魏楹回去看到的就是小芝麻和小包子都一副守财奴的模样,坐在榻上数着。

俩孩子面对面的坐着,面前放着一堆堆的铜板。

小包子奶声奶气的数:“一二三四五——”。

然后把五枚铜板放一堆,再来‘一二三四五’,又是一堆。

要是数错了沈寄就给他指出来,多了少了。

小芝麻则是十枚一堆,也数得很认真。

两姐弟还时不时的看一眼对方还剩多少。

魏楹失笑,“你这法儿倒是不错。”

“寓教于乐嘛。圣人不是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么。”

沈寄顿了一下,“他们是来问你为什么明升暗贬的?”

“嗯,被我搪塞过去了。”

沈寄声音有点闷,“瞒不了一辈子。”

魏楹在她身边坐下,“事情还没有发生,未尝没有解决的办法。不让他们知道,事情解决了,自然就船过水无痕。”

“嗯。”

小包子欢呼一声,“我多!”

他的堆数比小芝麻多,这个是一目了然的。

小芝麻伸手过去,把他的两堆统统并作一堆。

然后示意他看,这样每堆才是一样多的。

然后小包子的自然就少了。

小包子耷拉下脑袋,小芝麻拿过罐子往里头放铜板。

赢过弟弟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小包子见了也拿过自己的罐子往里放。

末了两姐弟就一人抱个小罐子,里头全是铜板。

第370章

魏楹以手扶额, “像什么样子”

这个形象,就跟街上的小乞儿差不多啊。

沈寄倒是噗嗤声就笑了出来,这便是苦中也要作乐了。

总不能事情都还没有发生, 就在家苦逼的度日。

沈寄在家过了半个多月清净日子, 小芝麻的基础知识在慢慢积累

可喜魏楹这段时日也日日回家陪着她们娘仨,倒是一段好日子。

四叔的信到了, 淮阳魏氏和其他人家的子弟邀约一起上京。

够格来考恩科的一共是八人。

说起来, 这十来年, 因为魏氏先后出了魏楹和魏柏两个进士。

魏楹还是探花, 而且一路节节高升。

又有三叔祖父和四叔的大力提倡, 聘请名师, 书香门第的门风渐渐重新滋长。

这八人里魏氏子弟有两人,另外六人有三人是附学于魏氏族学。

再两人为淮阳其它家族的子弟,最后一人是寒门士子。

淮阳一地如今官儿做得最大的就是魏楹了。

而且提携后进本就是个功德。

既有名声,而且又是雪中送炭的一件事。

这样的名声, 有时候帮衬也不小。

他们家现在也不缺些许银子, 所以魏楹才会大包大揽。

再说这事儿早在当年回家守孝时就说过了。

所以沈寄得到信儿便安排人去整理客院。

现在宅子大,客院也是小三进的院子,安排八个人绰绰有余。

收到信不过几日, 人就一起到了。

沈寄打发了人去城门口接。

既然是要做, 就做好。

洪总管亲自带了小厮, 赶了三辆马车去接人。

这八人倒是年纪不一, 大小都有。

沈寄不方便出面, 魏楹又还没有下衙, 便请了欧阳先生去招待。

八个人自行商量把房间分配了, 然后稍微洗漱了一下。

欧阳陪着他们谈天说地,同时不动声色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