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替堂姐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第158节(1 / 3)

“我好像看到我妈妈了?”

还是有些不确定,她指着谢欣怡让文淑华帮着看看。

“那,就站门口的那个美女,奶奶您看看像不像我妈妈?”

小月儿不再往前,问完这话后打算拉着文淑华上前仔细看看。

孩子越来越确定那人就是她妈妈,文淑华实在编不下去了,只能给谢欣怡递了个眼神,想孩子都快想的发疯的谢欣怡接到信号,连忙大步朝孩子奔来。

“妈妈,还真是我妈妈!”

小月儿放开文淑华的手兴奋上前,母女俩在分隔几百天后终于迎来了团聚。

抱着女儿往家的方向走,谢欣怡一一耐心回答了孩子问出了那些无厘头问题。

“妈妈,那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好奇完,小月儿这才想起妈妈回来好像忘了一个人。

她问起顾屿去向,刚疑惑爸爸是不是像妈妈一样,也躲起来,想给她一个惊喜。

“爸爸呀,爸爸还有工作没忙完了,他派妈妈先回来陪小月儿。”

哦,原来没有惊喜,爸爸这次并没有跟着妈妈回来。

连体婴不再连体,别说小月儿不适应,就是文淑华和顾老太也逮着她问了好一会儿顾屿的情况。

“挺好,技术学到了,生产线也定了下来,现在就差回来找地方建厂了。”

改革开放后,京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不仅新开了许多厂,就连街上的外国人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淑华也从一开始的不看好变成了后来的默默支持。

听说顾屿什么都准备好了,回来就要选地址建厂,文淑华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建厂,那不是要买地。

她之前听张新他爸说,现在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增长,专门在城郊划了一片空地给要办厂的人用。

地方很大,离京市也不远,就是吧,价格好像有点贵。

因为京市的改革春风吹的早,顾屿出去的这段时间好多新厂如雨后新笋般生的不是一般的多。

地价一天一个价,文淑华听顾屿还要一段时间才回来,有些担心。

“也不知他钱够不够?”

谢欣怡回来没多久,顾屿也带着他的技术和生产线回了京市。

跟见到谢欣怡不同,小月儿对自己这个消失许久的爸爸不是很care。

顾屿回来带着小月儿体验了一下父慈子孝的快乐时光,然后就开始投入到了自己厂区的建设当中。

他的粮油厂,选址没按照文淑华想象中的来,没找政府拿地,而是通过朋友介绍租了个闲置厂房。

厂房是化工厂一个干不动的车间,地方不大,但对刚起步的顾屿来说也够用了。

厂房租下来前,顾屿带着谢欣怡去实地看了下。

还行,没想象中那么破旧不堪,房顶那些都能用,就窗户那些需要稍稍整修一下。

“跟房管局直接签的合同,先租五年,房租朋友给谈到了最低,一年一给。”

没有一上来就交五年,这对到处都要用钱的顾屿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谢欣怡也觉得挺好的,这几天把场地收拾收拾,生产线那些就能进场,不耽误时间。

顾屿带着她把整个厂区转了下,回去的时候,谢欣怡便把这段时间收的房租交给了男人。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顶事,反正你先拿着用,不够了我再想办法。”

做生意她不懂,但知道肯定不容易。

她不能帮顾屿拿主意,提意见,那就只能用金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的支持。

不过好在,顾屿也是个能干的。

粮油厂收拾出来后,他就开始进货,安装生产线,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总算在年底攻下了他们厂建厂以后的第一个大订单。

订单是顾屿亲自去谈的,一学校要采购食用油和大米,量很大,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男人跑了好几趟学校蹲下来的订单。

没通过任何人关系,也没打第一军区的转业军人旗号,就靠他那张从前惜字如金的嘴愣是把这单大生意给谈了下来。

钱交到谢欣怡手里的时候,那么厚一摞,谢欣怡有些恍惚,还是顾屿提醒她熟一数,她才一张张数了下。

一万多块,建厂一个月时间不到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谢这种替顾屿感到高兴,而她自己这边,因为新厂那边创收不错,她这个大功臣不仅得到了市商业局领导的大力赞扬,还第一次以国辉食品厂大师傅的称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第三届产品交流会。

谢欣怡作为代表上台讲话的时候,市领导和一旁的刘银生玩笑,“您老这关门弟子收的真及时,接了您的班,也给咱们市留住了这么个人才。”

可不是及时。

要不是当初刘老提前发现谢欣怡的能力并及时收她为徒,现在哪有他们京市食品行业在全国崭露头角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