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夹菜的筷子顿在了半空,她眨了眨眼,消化着这个信息。
拆迁款到位她不意外,但爸妈显现的眼界真是越来越开阔了,这么快就把房子敲定了,让她着实有些惊讶和钦佩。
她想起之前父母认真研究房产信息、四处看房的样子,原来那不是随便看看,而是早有规划。
“爸,妈,你们可以啊!”苏晓放下筷子,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这动作够快的!眼光也不错,现在京市的房子,早买早安心。”
苏建国见女儿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满是赞许,心里最后一点担心也放下了,乐呵呵地说:
“我跟你妈琢磨了,早买晚买都是买,这房子一天一个价,谁知道以后什么行情,房子租出去咱们也多份收入,这以后也都是你的底气。”
“挺好的,真的挺好的。”苏晓连连点头,心里暖融融的。
这个寒假,403实验室也做了充足准备。
考虑到大家要回家过年,她们在期末考试周之前,硬是挤时间提前录制好了寒假的视频库存。
涵盖了护肤误区盘点、年度爱用成分总结、以及一期特别的新年护肤计划等内容。
后期上传的任务,依旧交给了负责微博管理的陈欣,确保寒假期间“403实验室日常”不会断更。
安排好实验室的事情,苏晓便安心跟着父母踏上了回老家过年的旅程。
去年旅游过年的新鲜感犹在,但今年在李大哥和李小弟的盛情邀请下,一家三口最终话决定回江市老家。
早上火车抵达江市,李大哥早早的就开车在车站等着了。
李小弟也来了,在李夏莲店里呢,二人拿了拆迁款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人买了一辆车。
这次两个人都开车来了,就是为了接李春兰一家和李夏莲回县城过年。
几人在江市待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大包小包的带着回县城。
昨天李春兰上午休息了一会,中午吃完饭就去买年礼了。
因为坐火车的原因,太多的东西带不了,所以他们回来带的几样北京特色,其他的李春兰都在江市买了带回去。
两辆车一前一后行驶在回县城的公路上,车窗外是熟悉的南方冬日景象,略显萧瑟,却因年关将近,多了些热闹的人烟气息。
苏晓坐在李大哥的车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端着过年的热闹和美食,嘴角就不自觉的上扬。
李大哥一边开车,一边跟苏晓聊着天:“晓晓现在可是有出息!你妈说你们在搞什么实验室?真厉害!”
苏晓笑着嘴上不好意思的谦虚了几句。
李大哥看小孩脸皮薄也没有继续说,就跟李春兰聊起了别的。
到达县城时,已是晌午,车子直接开到了李大哥家楼下。
听到车声,李大嫂和弟媳带着两个弟弟都迎了出来,一时间,院子里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喧闹和欢声笑语。
“大姑!姑父!晓晓姐!”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帮着拿行李。
“哎哟,可算到了!路上累坏了吧?快进屋暖和暖和!”李小弟媳妇热情地拉着李春兰和苏晓的手。
屋里,饭菜的香味已经飘了出来。大圆桌上摆得满满当当,都是地道的家乡菜:
腊肉炒藜蒿、粉蒸肉、狮子头,烧鳝鱼,鸡汤、红烧鱼……瞬间勾起了苏晓记忆深处的味蕾。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一年的变化。
李大哥和李小弟意气风发地讲着买车的过程和打算,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也问起苏建国和李春兰在京市的情况,听到他们果断买下两套房子,都竖起了大拇指。
“还是大姐和姐夫有魄力!京市的房子,买了准没错!”李大哥由衷地说。
“咱们这拆迁,真是改变了好几家子的命运啊。”李小弟感慨道,众人纷纷点头。
李春兰看着兄嫂弟妹们日子都过得比以前红火,脸上一直带着欣慰的笑容。
她悄悄碰了碰苏建国,低声说:“看大家这样,真好。”苏建国默默握了握她的手。
饭后,女人们收拾碗筷,男人们喝茶聊天,孩子们则跑出去放鞭炮,年味一下子就浓了起来。
苏晓被弟弟妹妹拉着,问大学里的趣事,问京市的风光,也问她们那个“神奇的实验室”。
苏晓耐心地回答着,看着亲戚们好奇又羡慕的眼神,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和眼界,真的可以带来尊重和更广阔的世界。
下午,李春兰和苏建国带着苏晓,提着年礼,去拜访了几位关系亲近的长辈。
过完年他们打算带李父李母出去旅游,估计是没时间来送年礼了,干脆提前都送了。
走在熟悉的巷弄里,听着乡音,看着有些老屋依旧,有些地方却已变了模样,苏晓心中感慨万千。
傍晚,一大家子人又聚在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