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就是皇权的隐患。
景泰四年,只当了一年太子的朱见济死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死的。
就算朱见济是病死的,无子的朱祁钰也该警觉朱祁镇复辟,但他什么都没做。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 朱祁镇复辟。
同年二月十九日, 朱祁钰薨逝。
【朱棣:……】
魄力不够。
随爹, 魄力不够。
“朱瞻基,你也学儒学蠢了?”
朱棣现在就是后悔。
有朱允炆这种前车之鉴,他就不该在带着朱瞻基肃清沙漠时,让学士胡广等人随行教导他经史。
结果将有能力的皇太孙教成了缺魄力!
朱瞻基只能叩首请罪。
【朱瞻基:……】
朱瞻基到现在都不知道秦念为什么说自己没有汉宣帝的魄力。
但看着朱祁钰不杀“瓦剌留学生”,致使朱祁镇得以复辟,朱瞻基已是脊背发寒。
秦念说自己缺魄力,是缺在何处?
【朱元璋:朱瞻基,将废太子废为庶人,从玉牒中除名!】
朱元璋不认为秦念会让老四更易太子。
在上个话题几乎被骂了两个时辰,朱元璋已经相当了解秦念。
她对朱祁镇的辱骂,看似让朱瞻基为老四所不喜,实则是在让朱瞻基改过。
“或许有刘询的能力”,就是秦念认可朱瞻基的能力。
为了防止朱祁镇再行“夺门之变”,朱元璋直接让朱瞻基将朱祁镇从宗室除名。
………
秦念想到朱祁钰的独子死得早,而朱见深其实是不错的继承人。
朱祁镇被除名,朱见深也会失去皇位继承权。
但话又说回来,刘彻临死前才给刘病已上户口。
假如剧本里的朱祁钰也是无子,就算朱见深不在玉牒上,朱祁钰也能将他过继回来。
反正根据天幕设定,明朝皇帝都看得到朱见深的排名,也知道他的能力。
而且朱祁钰的独子虽然早夭,但他还有两个女儿。
李太平能当太子,朱祁钰的女儿当然也能。
【朱瞻基:臣遵旨。】
长子也才两岁,却要被废为庶人,
朱瞻基当然会感到不忍。
但社稷重于私情,朱瞻基迅速作出决定。
他也不愿被视作“没魄力”。
【秦念:叫门天子复辟之后,新帝不到一个月就死了。这姑且不论,新帝的死纯属自找。但另一位有如郭子仪之于唐朝的功臣,被“猪骑镇”冤杀,从此猪骑镇跟宋朝的完颜狗坐一桌。】
“土木之变,毅然以天下事为己任,朝廷卒赖以安。”
这是《明英宗实录》对于谦功绩的总结。
“亨迎上复位,诬谦与王文谋立外藩,嗾言官劾之,鞫于廷,文反复力辩,谦曰:‘亨意如此,辩之何益?’竟诬伏,斩于市。既久,事白,上亦知其冤。”
石亨诬陷于谦与王文要拥立藩王为帝,于谦因此被处斩,事后连朱祁镇都知道于谦是冤死。
当然,于谦的主要死因,应该在于他是被朱祁钰委以重任。
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不可能活。
或许这也是石亨诬陷他的时候,他不予申辩的原因。
明宪宗朱见深让翰林院为于谦撰写祭文:
“卿以俊伟之器……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权奸之所害……用昭百世之令名,式慰九泉之漠。”
于谦沉冤昭雪之后,“谦有功于国,而死于非命,人久为之冤愤,至是少慰释云。”
《明实录》也记载了于谦的“过错”:
“然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视勋庸国戚若婴稚,士类无当其意者,是以事机阴发,卒得奇祸。”
这哪里是过错,分明就是优点:
看不起功勋重臣和皇亲国戚,不结交士大夫,这是忠于明朝的孤臣。
【朱棣:朱瞻基,你教出来的蠢儿子!】
看到“宋朝的完颜狗”,朱棣就知道这指的是宋高宗赵构。
也就是说,朱祁镇回国后抢回皇位,杀了有如唐之郭子仪、宋之岳飞的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