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是个五大三粗的青年男子,听到有人问价,直接摇了摇头:
“不卖,只换东西,棉布、肉票、自行车都行,就是不要现钱。”
不少人一听不要现钱都是咂咂嘴直喊可惜,看着大米的眼神都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林三七挤在人群里假装不经意地向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打听到:
“同志,我问一下,这样的大米如果卖钱,一斤能卖多少?”
“那可不便宜,现在光是细粮票都要三块四块一斤,关键是就算有了粮票,人家粮站还不一定有米,所以真要卖钱,一斤没有5块钱根本拿不下来。”
林三七心想,看来自己卖给院长家一斤3元是卖便宜了,怪不得院长夫人那么欢天喜地。
“那面粉的,我说的是雪白的、最好的面粉。”
“你说的是富强粉吧?”
“呃……对!?”
“哟,富强粉可不得了,反正这个鸽子市我从来没看到过,那价格怎么着也得6元起步了。”
富强粉使用小麦种子最核心的部分磨出的面粉,100斤全麦只能出70斤的粉,所以又叫“70粉”。
富强粉颜色洁白,杂质少,面筋含量较少,精细度高,吃起来口感非常好。
在59年,普通人家别说吃了,看都看不到,那都是贡品一样的存在。
另外还有什么80粉、85粉、90粉等等。
100斤麦子出90斤粉,颜色都是黄黄的,因为掺杂了太多麸子,出粮量高了,但吃起来就喇嗓子,口感差。
当然比棒子面是好多了,仍然可以归为“细粮”的一种。
只是林三七是南方人,南方人主食以大米为主,所以林三七并不是太了解面粉的分类和好差。
第32章 茶叶卖出了天价
林三七一直在小树林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把情况都摸熟了。
其实鸽子市里啥商品都有,就算是现下最宝贵的粮食也有不少,当然主要是以粗粮为主,很多都是附近农民拿出来卖。
一篮子番薯,一小堆土豆,一小袋高粱米都可以卖。
说卖不合适,应该说是以物易物为主,在鸽子市拿着钱果然是买不到太多东西,看来钱在这个时代绝对不是no1,各种票据才是yyds。
对于物价,林三七心里也有底了,大米和面粉卖5元一斤,只收现金的话,绝对是秒杀。
5元一斤的大米,其实这价格是真咋舌。
一般的读者根本就不能理解,一个月才三、四十元工资的时代,5元一斤的大米,这是多么恐怕的两级分化。
其实夸张的还有很多,比如鸡蛋。
鸡蛋凭票在供销社或者农副商店购买,四角二分钱一斤。
可是市场上几乎是看不到鸡蛋的,哪怕有少量供应。
一颗鸡蛋从4分钱,一路涨到3角钱,甚至5角钱也有,这才一個鸡蛋呀,不是一斤。
一直要等到1963年才缓过气来,黑市物价才慢慢下去。
当然老百姓购粮,肯定是买粗粮。黑市里的大米和面粉那都是给有钱人准备的。
不要觉得59年没有有钱人,其实有钱人还是挺多的,根本不怕没人买。
像《情满四合院》里面的娄家,公私合营后每年都能拿到分红,娄家光是手上的现金就有上百万。
这样的老资本家在59年还有很多,他们真正变成穷光蛋,那还得再等几年后。
看到林三七在小树林里转悠,也不像是警察叔叔,于是黑市里的不少人都放下心来。
那个跟林三七聊米价的中年男人大概是闲着,于是问了一句:
“同志,你来这鸽子市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呀?”
林三七心想自己肯定要出手一些东西的,于是拍了拍解放军绿包说道:
“我也是来卖东西的,这不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嘛,我来卖点茶叶。”
“茶叶???”
“什么茶叶?红茶还是绿茶?”
“什么等级的?赶紧拿出来看看!”
林三七的话音一落,刷一下身边就围了一群人,纷纷贪婪地看着林三七的背包。
林三七咽了咽口水,想不到茶叶在这个时代居然这么受欢迎?怎么这些人眼睛看起来都是绿油油的?
老北平人爱喝茶,尤其喜欢喝茉莉花茶。
大概因为是北平的水质不好,泉水大多以苦泉为主,像玉泉山这样的甜水太少,所以不得不用茶叶来掩盖苦味。
可是因为这两年自然灾害导致茶叶产量剧减。
甭说是茶叶了,就连高碎都买不到,茶叶票都是放到过期为止。
普通穷人家还能忍受,那些知识分子、老资本家、满清遗老们可受不了,想茶叶都想疯了。
林三七一听茶叶这么受欢迎,心里就是一喜。
卖货的肯定要亮亮相,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