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的一声感叹。
尤其是九阿哥,上次话本事件后仿佛觉醒了什么奇怪属性。
先是拜托额娘宜妃给他养了三只狐狸,后又翻墙上树,说是要学习轻功浪迹江湖。
此刻听了保清比话本还精彩的战场经历,更是小手拍得通红,“大哥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当大将军!”
十阿哥跟着嚷嚷:“我也要,我也要!”
八阿哥脸上也满是对大哥的崇拜,但他性子比较温和,“那我给你们当参赞大臣,为你们谋略辅佐。”
三个捧场王将保清哄得眉开眼笑。
既然弟弟们这么感兴趣,那他也不是不可以再多说点。
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尚书房好学生已经过了会被大哥哄骗的年纪,此时正坐在另一边的长条案旁,欣赏彼此的书法。
“四弟这个宁静致远的行书写得不错,行笔流畅自然,疾迟有序,已得董其昌精髓。”
“哪里哪里,三哥的行书才是最好的,我离三哥还有一段距离。”
太子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左边的叽叽喳喳声和右边友好吹捧声,只觉强者果然独行为妙。
还是他来得太早了。
保清相当有主人翁意识,虽然被三个弟弟捧得实在快乐,可余光瞥见太子孤零零坐着,形单影只的,还是忍痛放弃了三个弟弟。
“坐着也无聊,你们还没有见过我的贝勒府吧,我带你们去参观参观。”
保清结实的手臂一勾就揽住了太子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太子觉得他想把自己勒死然后继承太子之位。
太子满脸嫌弃,像是被沾了一身狗味的猫,恨不得离罪魁祸首远远的。
可身体还是诚实地跟上了保清步伐。
非常泾渭分明的一幕。
保清和太子勾肩搭背走在最前面,太子虽然满脸不情愿,可也没有真的推开他。
八九十三位捧场王走在一道,九阿哥和十阿哥东窜窜西窜窜,一会儿去逗廊下挂着的画眉,一会儿去扯路边装饰的小灯笼,八阿哥不能分身乏术同时管好两个弟弟,只能一会儿逮一个,忙得像陀螺。
三阿哥和四阿哥则是坠在后面,时不时停下来点评府里的匾额对联,偶尔因景生情还能作诗一首互相品鉴。
真是乱中有序,手足情深啊。
一行人刚过抄手游廊穿过月亮门,迎面便撞上了姗姗来迟的五阿哥、七阿哥,和两个没满七岁的小萝卜头。
“你们可算来了,”保清走过去拍了拍五阿哥的肩膀,又不厚此薄彼地拍了拍七阿哥的。
面对十二和十三两个小萝卜头,保清弯腰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挨个儿打过招呼后,保清问起五阿哥:“十一弟没来?”
十一阿哥和五、九两位阿哥是同母所生,只是他身体弱,在尚书房读书时不时请假,存在感不高。
五阿哥摇摇头,“十一又病了,额娘将他拘在了翊坤宫。”
保清表示理解。
“既然人都齐了,那咱们开始摆宴吧,正好我从皇阿玛那里得了几坛好酒,咱们不醉不归!”
-
午宴散后大小阿哥们便各自乘车回宫。
几辆规格相等的青帷马车适当保持距离,缓缓向紫禁城方向驶去,通体金黄饰有云龙纹的那辆却背道而驰。
索额图前些日子摔伤了腿,康熙命太医瞧过后,说是要静养一个月,不得挪动。
眼下正好出了宫,一等公府与贝勒府都位于西城区,中间不过两条街道的距离,作为晚辈,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探望一番。
第58章 惠妃
康熙看重诸位皇子学业, 假期更是难得,一年也才有那么固定的几日。
这回若不是保清给尚书房所有阿哥都下了帖子,再加上汉文师傅帮着说些兄弟情谊的话, 他们还不一定能得这半日的空闲。
因此太子在一等公府也没多耽搁,关心了一番叔祖父身体, 又被叔祖父关心了一番,眼看着日头渐盛, 赶在下午课程开始前便调转马车回了尚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