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9章(2 / 2)

和太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但因着都有各自的差事和家,加上立场不同,平日里几兄弟像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其实屈指可数。

信王还在禁足,不提。

撇开刚刚的小不愉,兄弟几个按尊卑长幼围着一张紫檀木包角八仙桌坐着,倒真有几分兄友弟恭的样子。

席间睿王又是向太子敬酒,庆贺他入朝,又是询问慎王、宣王差当得如何。

最后话题绕回到太子身上。

“下月万寿节,工部早三个月便在四处修修补补,接下来估计更有的忙。

许仲谦怕是会借太子的势向户部讨银子,是时太子可定不要应了他。

省得他尝到甜头,日后寻机把向户部讨银子的活儿都交给你来做。”

元隆帝的生辰在六月底。

过了这个生辰他便五十有八,不是整寿,放在民间大多老人都不会办。

但元隆帝是皇帝。

皇帝的生辰宴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更是象征着皇权天威的一种仪式。

尤其大靖从先帝起开始中兴,元隆帝承先帝之志,开创了大靖的中兴之局。

他的万寿节更是重新弘扬大靖国威,震慑周边邻国的一种必要手段。

所以即便元隆帝并非穷奢极侈的帝王,万寿节该有的流程也还是要有。

为此,工部三个月前便忙开了。

四处的宫殿要修缮维护,仪式用的礼器用具补的补重做的重做,还有城里城外的路面桥梁该修的也要修。

等等。

忙是真忙,费钱也是真的。

许仲谦为此没少和户部尚书干架。

睿王在户部当差,今儿一天户部尚书就在他跟前念叨工部如何如何。

就怕回头许仲谦打着太子的名号给他施压,户部尚书这边就想让睿王出面。

反正都是皇子,要吵就皇子和皇子吵。

睿王喝高了,跟太子吐一通苦水,叫他千万别插手,否则难做的是他。

一顿宴吃罢。

等睿王几人出了东宫,已经快到亥时。

坤和宫。

裴皇后早对男女之事没了兴致,全仕财来报消息时元隆帝正和她偎在一起闲聊。

“陛下,娘娘,几位王爷都出宫了。”

元隆帝侧目:“喝了多少?”

“睿王爷,慎王爷有些醉了,荣王爷,宣王爷和简王爷说是瞧着没什么。”

元隆帝:“简王惹太子了?”

全仕财讪笑,把傍晚工部衙署门前发生的事三言两语说了一遍。

大致就是简王惹了太子,没敢在席间喝酒。

元隆帝的关注点不同。

等全仕财一走,他便哼笑了一声:“那食盒一定不是海顺叫他带的。”

裴皇后笑:“陛下何以见得?”

元隆帝哼了哼。

“他还小的时候,朕带他去六部和三大营,朕要叫全仕财给他带小零嘴儿他都不愿,还反过来说教朕。

那时他就自有一套理论,连朕的话都不听,如今他都二十一了,你觉得他会听海顺的,拎着个食盒去当差?”

裴皇后想了想,确实不会。

儿子从小就规矩大,严于律己。

元隆帝:“你不是见过他媳妇儿给他寻的那个侍寝宫女,瞧着如何?”

裴皇后打了个哈欠:“瞧着是个乖巧本分的,但具体如何,还得要看今后。”

东宫。

海顺在浴桶边替太子净发,顺嘴问:“明日奴才也为您备些糕点小菜?”

一听糕点小菜。

骆峋想到了槛儿。

想到昨夜她提起给他准备东西的话,想到今晨她立在黎明中目送他离开的身影,以及那双温柔的眼。

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骆峋忽然想见她,想听听她的声音。

想抱她。

傍晚在衙署门口,简王问提盒是不是她替他准备的时,睿王和慎王的反应。

慎王不提。

浑归浑,却从不会通过后宅妇孺使什么下流腌臜手段来对付别人。

顶多嘴上阴阳几句。

睿王则不同。

那惯是个道貌岸然,见缝插针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