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燃2oo3 第1598节(2 / 3)

坐到他们现在的位置上,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金钱所能驱使的了,而是事业。

章忠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能说通最好,让他们以待天时,等着asl的浸润式光刻机出炉。

说不通……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这也是谁都没办法的事。”

他的眼神满是坚定,“尚义,你想想,我们现在的处境,如果继续在先进制程上投入,不仅无法取得技术突破,还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财政困境。

而专注于成熟制程,不仅可以稳定我们的现金流,还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的目标是生存,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领先。”

江尚义闻言叹了口气,“我知道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形成统一认识后,章忠谋问江尚义,“炎黄集团那边的制程进度怎么样了,有消息没?”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江尚义苦涩地摇了摇头,说:“打听不出来,炎黄集团的安保措施太严密了,我们被挖过去的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根本联系不上。”

这事,江尚义觉得完全不用去想什么答案。

这和炎黄集团是国企还是民企无关。

以华国国内当前对半导体人才的重视程度,这群人必定是被华国官方给严密保护了起来。

章忠谋的脸色瞬间变得狰狞,越想越气,他之所以落到今天的绝境,完全就是拜卿云这王八蛋所赐。

他冷笑了一声,说:“尚义,听说内陆那边现在对半导体很重视是吧?”

江尚义点了点头,“是的,章董,内陆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政府层面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税收优惠到科研补贴,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还积极引导资金流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民间资本也纷纷涌入,市场热情高涨,仿佛整个国家都卯足了劲,要在半导体领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章忠谋嗤笑了一声,说:“就凭他们?也真敢想的!

尚义,06微米和035微米两代制程工艺全部按成本价出货,这部分,我们不要利润了。

同时,我们需要调整战略重心。

你组织一下,我们去建邺、鹏城、羊城、锦城、长安、江城这六个地方,游说当地机关,我们在内地再兴办六个晶圆厂,参照前年你去谈的华亭8英寸厂的模式,他们出资金,我们出技术,合资联营!”

章忠谋的声音中满是狠厉,仿佛在宣告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他继续说道,

“尚义,你想想,如果我们能在内地多个城市建立晶圆厂,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还能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

这样一来,即使炎黄集团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会因为我们的规模优势而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我们要用规模和成本来击败他们,而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

我要锁死炎黄集团在半导体上的发展,你别看华国现在闹腾的欢,只要打掉炎黄集团这个链主企业,他们只能继续跪下去。”

面对章忠谋提出的调整战略重心到内地开设晶圆厂的问题……

江尚义的眉头紧锁,他深知章忠谋的意图所在,无非是看中了华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

然而,江尚义内心却深知,这一策略并非明智之举,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犹豫的看了一眼这位老搭档,江尚义还是忍不住谨慎地开口,

“董事长,您有所不知,内陆的情况早已今非昔比。

如今,他们已经度过了资金最为紧张的阶段,资本的触角四处延伸,不再单纯渴求外部技术与资金的注入。

而且,政策层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出台的法规明确规定无形资产出资占比不得超过20,这无疑是对我们传统合作模式的极大限制。

更重要的是,内陆的民间资本如今活跃非凡,他们对半导体产业的热情高涨,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外部力量的推动。”

他其实很想说,章忠谋对国内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几年前,但事实上,如今国内发展半导体的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夷洲岛的情况是民营资本对半导体产业望而却步,产业的发展全靠行政力量的强势推动。

可如今的华国,以炎黄集团、华唯等科技巨头为首,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慷慨而大方,毫无保留。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华国已经完成了产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出口。

在江尚义看来,那位炎黄小卿总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远超建立炎黄集团本身。

这个时机太巧妙了,正好是互联网泡沫被戳破的恢复期里。

而华国站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上时,那位小卿总却靠着自己崛起的实例,引领着民间产业资本走向产业升级的道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