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可能会被你们的把戏给骗到,可你别忘了,我卿云是个企业家!
而且论起资本运作来说,我也不算一只菜鸟吧?在资本市场也算是略有薄名吧?
所以你不觉得这把戏在我面前是在侮辱我吗?
是觉得我年纪小,还是怎么滴?”
说到这里,他定定地望着马保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锐利的审视。
马保才瞬间神色大变,之前脸上的义愤荡然无存。
卿云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割开了他所有的掩饰。
此时,面前的那个少年继续冷冷地说道,“马厅,千万别赌我的脾气!
一旦我上报问题,这个项目就得死,因为你们根本没钱来继续!
注册资本两个亿,到现在账上估计还剩不到1000万,也就是注册资本刚好够完成建厂建线工作。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这个项目到底要花多少钱,你们心里是非常有数的,否则不会这么刚刚好。
后续项目需要的资金体量是几十甚至上百亿的级别,是你们黔省现在根本掏不出来的。
所以,你们需要国家的配套资金。
而配套资金也不过是个幌子。
重要的是,有了国家的配套资金,等于是国家在为你们这个项目背书。
而后,你们才能配合朱宝麟去找商业银行进行贷款,那才是项目运作资金的大头。
同时,拿到配套资金后,国家也算是在这个项目里出了资。
到时候知识产权纠纷爆发的时候,那几个签了字的部委,也只能捏着鼻子出面去帮你们站台。
马厅,我说得对吗?”
……
第182章 我的小祖宗啊!这种话怎么能说!
&039;马厅,我说得对吗?&039;
见卿云完全洞悉了他们的操作,马保才也只能认怂。
苦笑了一下,他态度软化了下来,拱了拱手,一脸诚恳的开了口,“请小卿总高抬贵手。”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小卿总,说实在话,微硬盘项目确实是个好项目,但凡我们稍微富裕点,这事我们黔省都能自己扛着完成前期的商业化。
到时候等专利授权拿到手后我们再考虑融资的事,是不会给国家添麻烦的。
但没办法啊,我的小卿总呐,黔省太穷了!
我承认,黔省在微硬盘项目的考虑上,确实是穷生奸计,想要把国家给绑进来。
但我还是那句话,小卿总,请你相信,黔省上上下下在这个项目上,只有公心,对这3837万父老乡亲的公心,我们也想富裕。”
卿云闻言沉默了一会儿。
其实黔省的这个项目,在改开之后,就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缩影。
最典型的就是啤酒厂和电视机厂。
一度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各种厂,而后形成地方保护壁垒。
这事,放在20年后都是常事,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杯奶茶,也是如此。
很多事情,站在全局上看,是错的。
但是回归到局部……
发展权是最基本也是最应该被尊重的权力。
卿云摇了摇头,散过去一支烟,“正因为黔省太穷了,那两个倒爷才会选中了你们。”
马保才点燃烟吧嗒了两口,他知道卿云说的都是事实。
黔省的财政状况确实紧张,微硬盘项目的资金需求又是如此巨大,没有国家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支持,项目根本无法继续。
但是说起朱宝麟他们是倒爷……马保才还是有点不乐意的。
在他看来,不可否认,朱宝麟的背景确实是斑驳了一些。
朱宝麟54年出生于小岛,毕业于辅仁大学,80年前供职于台湾大众电脑、神达电脑做销售,84年到明珠港,89年后进入老熊地区,在欧罗巴、阿美莉卡辗转从事电脑贸易,本人系塞舍尔公民。
但是朱宝麟行事霸气,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很有个人魅力,这是让他们最看重的一点。
毕竟,说白了,黔省投的是苏宗祥的微硬盘技术,但科研人员一般都没能力管理企业,而朱宝麟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
“小卿总,我知道朱董入不了你的法眼,但……”
马保才的言语戛然而止,此时的卿云直接将他进来之前在看的文件夹推给了他,淡淡的说着,“马厅,要不你先看看这份文件。”
马保才一脸疑惑地打开文件夹,只是扫了一眼卿云用红笔勾出来的重点,他便脸色大变,瞠目结舌,“这……”
他开始仔细阅读着文件。
文件显示,朱宝麟和季克良2002年年底在明珠港成立了一家名叫威星的公司,注册资本仅有2港元,一看就是皮包公司。
而今年3月,增至1万港元,马保才回想起那个时点,恰好是南方汇通世华刚刚成立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