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珏还是愁眉不肯展开,赵赫便弯腰逗着自己的心上人
“不是说楚国双璧么,你和楚璋,谁更好看?”
没等来楚珏张牙舞爪的一句“我!”,楚珏只是低头沉默不语,赵赫将人揽在怀里软语轻声的哄
“慈不掌兵。朕的娇娇啊,你不要再操心兵马之事了”
赵赫虽然声音温和,但是此间话语已经很明确不许他再议论此事。
可他不想楚璋战败后出现在赵赫面前称臣——于国于他,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
萧林出征之日,赵赫携太子及百官相送,并且许诺
“得胜归来之日,朕的天问赠你!”
萧林早已封为“武安侯”——以武安邦定国,这封号是武将至高的荣耀。
萧林的爵位已经是封无可封——赵赫知道,萧林知道,天下人都知道。
所以赵赫未曾许诺其他,只一把自己最心爱的佩剑——天问,相传是云梦泽畔落了一块天外巨石,内有玄铁,炼而为剑,奉与君王,以承天命。
萧林笑得意气风发,只说了一个字
“好!”
萧林离开一个月。前线没有只字片语的战况传回长安。
倒是长安酒楼茶肆的各种猜疑,从暗流涌动,到甚嚣尘上。
“萧林名为伐楚,实为引兵不归,怕是要自立门户,南北对峙。”
“萧林不反待如何?等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陛下要给天问,说不定真的要效仿尧舜传位给武安侯”
“陛下肯定不许他活着回长安了,他再赢下去这天下便要姓‘萧’了”
本是坊间上不得台面的茶余饭后谈资,越传越神乎其神,最终登了朝堂。
开始有人在赵赫面前提议召回萧林,或者派朝廷钦差前往督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从来不需要他报军况,他也从不写那些无用的折子讨朕的嫌。”
冕旒之下,赵赫的目光闪过寒光道道
“谏言临阵换将者,愚不可及。
致使流言纷起者,其心可诛”
赵赫罢了谏言者的官位,永不录用。
对于萧林造反的流言之说,更是雷霆手段——下令彻查,凡与之牵涉者一概杀无赦。
得赵赫召见,楚珏去的路上有些害怕,听闻前几日朝堂上勃然大怒,而今长安霎时人人自危。
但是见了面,赵赫这里和外面的人心惶惶截然不同。还是从前一般模样。
“怎么不来见朕?”
“听闻陛下在朝堂发了脾气,不能为您分忧,无颜见您”
赵赫笑了,招呼对方坐在自己身侧
“少来,你是知道朕生了气,又害怕了吧”
楚珏有些不好意思,却也坦诚地点点头。
“朕又不是孩子,还能拿无辜的人撒气么!”
“是,陛下圣明”
“但你真无辜吗?”
楚珏侧头看着赵赫,目光清澈坦然
“自然无辜”
赵赫未曾回应,只是紧紧的看着楚珏眼中的坦然渐渐变得慌张,楚珏跪下去抬眼望着赵赫,手覆在赵赫的膝上,楚楚可怜
“陛下,臣臣来长安得罪了许多人,他们恨不得杀之后快,而今分明是借机杀人。
陛下圣明,一定不会被那些小人得逞,陛下,陛下”
“不急~朕又没说什么,还在查而已。”
赵赫伸了手,楚珏将手放上去,顺着对方的力道起了身。赵赫笑道
“手怎么这样凉?”
“鬼门关上走一遭,自然是凉”
“呵——这么容易受惊,你活像只小兔子”
还没来的及温存,崔开便来通禀“太子殿下求见”
“传”
赵赫示意了楚珏一眼,楚珏便从他身侧起了身,规矩的侍立一侧——赵赫绝不会允许他当着“儿子”的面和自己没规矩的缱绻。
赵桓行礼后起了身,看到楚珏在这里,眼神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动容了一下。
“太子夜深到访,所为何事?”
赵桓忙不迭敛了自己的眼神,规矩的回话
“父皇,彻查流言之事,还望父皇三思。”
赵赫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太子撩了衣袍跪拜道
“流言本是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父皇下令彻查,官吏不敢不尽心竭力,可重刑之下难免屈打成招,枉死者众多。
而今长安百姓邻里之间不敢相互言语。儿臣不忍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更不忍父皇的千秋圣明蒙尘半分”
赵赫眼里的不悦越发深刻起来,徐徐垂问道
“你说这么多,不过是觉得朕小题大做,残暴不仁?”
“儿臣不敢!”
“朕的百姓,倒是劳驾太子心疼了”
这话一出,楚珏都出了一身冷汗,分明是责怪太子有篡位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