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异的习惯。
诸伏景光就是这种现象的受害者。他与同父同母的兄长诸伏高明感情深厚,可两人一直聚少离多,相互之间甚至疏于问候。
追究其原因,或许从那件事发生之后,诸伏景光被多个家庭短暂地收养,又离开兄长在东京治疗有关。也或许是害怕自己最爱的亲人会像父母那样突然离开。
幼年时期的经历如此刻骨铭心,哪怕现在已经成年,诸伏景光心中依然还留着蚀骨的伤口。只有表面上看似一切都已经过去,他用疏离与温柔遮掩真实的情绪,欺骗他人也欺骗自己。实际上一旦揭开伤疤,就会发现伤口早已溃烂化脓。他疼得痛彻心扉,却一句话都不肯对任何人表露。
怎么表露呢?
他为父母的死亡而感到痛苦,为自己无法第一时间提供抓捕凶手的线索而内疚,为扰乱无数亲戚或者无关家庭的生活而感到抱歉……这些话语和感受,要告诉什么人才能不显得苍白无力,也不会“麻烦他人”呢?
所以诸伏景光学会了克制、隐忍和牺牲。
只要将自己缩成一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就不会太过引人注意。他不应该有喜好,那只会花费额外的金钱。
比诸伏景光大6岁的诸伏高明,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人的生活费太过困难。即便再怎么补贴弟弟的生活,两人依然只能勉强维持着最基本的能够活下去的生活水平。
所以,我妻纱由里对“子安亮”的“爱”,是对于那些毛绒玩具的移情作用吗?
诸伏景光百思不得其解。
只是这个疑惑的男人并不知道,他在看手机的这么一会儿时间里,周身的杀意就那样慢慢消融。如同春日来临,冬天积的雪就会悄悄化成水,他的低气压也在看到信息的一瞬间从连续阴云密布变成了春暖花开。
甚至,无意识勾起了嘴角。
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在他走神的时间里,时间竟然从凌晨眨眼变成十点半。难怪说今天来得早了一点儿,平日里都是十一点四十或者五十才到,只需要等待一点点时间就能到诸伏景光中午休息的十二点。
他抽出另一只手,在le上回复道:【to我妻纱由里:我不是让你不要来吗?】
发完,觉得自己语气太凶了的男人赶紧打了下一条信息:【to我妻纱由里:我上午不在店里。你待在那里,我马上过来。】
以“子安亮”为化名的假身份是一名在超市的临时工,与诸伏景光真实性格不同,子安亮更像是一个不擅与人交流的家伙,内向、敏感、防御心超强。如果在学校里,这样的学生恐怕会被嫌弃太过阴暗、不合群,连老师都会因此而与学生家长谈话。
但是,这样形象的人才与组织中的苏格兰更为相符。也才能解释,为什么一个从小在东京长大的日本人,居然没有一个朋友。只有完全合理的人设,方方面面都细节做到位,才能避免组织的怀疑,这是完全为了潜入任务而准备的完美罪犯人设。
诸伏景光放下手机,快跑了几步,赶上了前方靠站的公交车。他所在的位置离自己工作的超市可还有点儿距离,我妻纱由里已经到了那里,他得抓紧时间了。
【作者有话说】
高斯模糊是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功能,这里借用在声音处理上。
第6章
见到等在公司门口的女孩,已经是四十分钟之后的事了。诸伏景光小跑了几步,停在了我妻纱由里的面前。
“不是让你不要来吗?”这句话诸伏景光酝酿了很久,几乎在公交车上的所有时间都在琢磨。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说出口,既显得不太凶,又能体现出他的人设。他实在不是一个能够心无芥蒂地伤害他人的人。
杀人、欺骗、言语伤害,若是针对一个死有余辜的罪犯也就罢了,现在他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无辜的平民,会牵扯到如今的事情里,全是他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