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进士的举人不动如山,准备等机会授官的举人也不着急,只有准备以功名养老的,生怕马上就施行“复核”考试,重新看起了书。
秀才则大多在村里,族里,就挂靠一事商量了起来。
至于朝堂,老样子,加不完的班。
第38章 北蒙使团
科举的变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哪怕天幕已经将未来展示出来,朝廷不仅不会立马改革,反而会先发出通告,安抚各地的学子。
皇帝与太子也很快收到了陈召棠的信息,穷苦人家出身,全村供养出来的二十来岁的秀才,父亲这些年病重,便停下科举,在家照顾父母的同时,教学村里的幼童读书,品行极佳。
“说起来,若是这样全村供养的秀才,回馈村里,倒也人之常情,只是……”
元泰帝没有说完,但姜衡也能明白,只是大多,都便宜了地主,不是每一个秀才,都是村里能供出来的。
“所以,天幕中弘德帝的答案,也不能直接抄。”
“儿臣明白,查漏补缺才是重要的。”
姜衡对着这份详细的资料看了许久,冒出了个想法,“父皇,现在朝廷,有能力扩大各行省的教育补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