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禀殿下,姜小将军如今是暂时驻军西北,她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如就让她接替镇国将军一位?”
邓滨看见凌长寿的头后,脸上笑开了花,自打看见凌老将军的死后,他从未像此刻一样轻松。
凌家彻底没了,他的仇人也没了。
姜芝林这个替他铲除了头号敌人的将军,此刻就是邓滨最喜爱的将军,他恨不得让对方立马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一个镇国将军的位置,姜小将军值得拥有!
姜芝林闻言,下意识看向坐着的李暮歌。
距离上一次看见十四殿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上一次,她是在书房见到十四殿下,当时还没发觉十四殿下与以往有多大的不同。
此刻看见坐在殿内,气定神闲,大权在握的十四殿下,姜芝林才发现,今时早已与往日不同。
现在的十四殿下,是大庄的无冕之皇,无人敢冒犯她,忤逆她!
“镇国将军,芝林,你觉得这个官职如何?”
“末将谢过邓尚书厚爱,谢过殿下青睐,奈何末将年纪尚轻,资历不足,且姜家人世代于西南驻军,末将也是在西南长大,对西北实在是不太适应,还请殿下另寻他人,接替凌家,驻守西北。”
李暮歌闻言眯了眯眼,没有说话。
原本叽叽喳喳提着意见的官员们此刻都闭上了嘴,低头当起了聋子哑巴。
尤其是刚刚提到封姜芝林为镇国将军的邓滨,恨不得给刚刚的自己几巴掌,得意忘形了吧?哪壶不开提哪壶!
凌家拥兵自重,最后造反,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儿,他们竟还想再捧出个姜家来!
见诸位官员都不说话,李暮歌的火气才下去些许,暗道这群人还没成傻子。
“姜小将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得很,先回府歇息几日吧,至于封赏,诸位仔细商讨,在姜小将军回西南前定下章程即可。”
“是,臣等遵命。”
李暮歌开口了,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听出李暮歌没生气。
接下来是一些例行事务,一一讨论完,也到了下朝的时候。
今年是个好年头,各地风调雨顺,没有闹大灾的地方,这才使得早朝格外清闲,除了姜芝林的封赏外,大臣们不用头疼其他事情。
颜士玉最近又升了官,从颜少卿变成了吏部侍郎,名义上属于平调,实则手上掌握的权力大有不同。
吏部向来是升官最快的途径,也是近几年只会有功,很难有错的部门,朝廷扩张需要许多官员,吏部只需按部就班吸纳人才,安排官员,就能躺着赚功劳。
颜士玉到了这个部门,可见李暮歌对她的重用。
姜芝林下了朝后,立马去找颜士玉,一来是为了恭喜颜士玉升官,二来是想打听一下,那位让她摸不透的十四殿下,究竟打算怎么处置她。
“你问我殿下打算怎么处置你?处置?”
颜士玉以为自己听错了。
姜芝林重重点头,说道:“是啊,今日上朝,殿下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捉摸不清,你说,我还能回西南吗?”
“你刚立了大功,殿下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那种人。那是封赏你,不是处置你。”
颜士玉无奈,真不知道姜芝林在想什么,还用上处置这个词了。
姜芝林内心的压力,颜士玉不懂。
“殿下一直视你为友,对你青睐有加,你当然不懂我的感受,早朝上邓尚书说让我接替镇国将军的位置时,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生怕殿下怀疑姜家有反心,下一个被赦兵讨贼的就是我姜家了。”
赦兵讨贼,这说的是李暮歌通过颁布赦免士兵的旨意,削减反贼凌长寿的兵队实力,达到不费一兵一卒,就力压反贼一事。
“邓滨没脑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殿下不会因此对姜家如何,若有一日殿下真要对姜家动手,肯定是姜家做了对不起殿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