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章(1 / 2)

太子有荣阳支持,在朝中名声很好,大臣们说他友爱姊妹,有储君的宽容仁慈。

大公主嘴上不说,心里羡慕,如果她找到一个支持她的妹妹,或许也能在朝中运作一番,得个好名声。

她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对李暮歌更温和了三分。

李暮歌不知大公主的想法,但她能感受到大公主散发出的友好气息,正巧她现在羽翼不丰,需要寻找可靠的盟友。

大公主是做盟友的上佳人选。

李暮歌脑海中的思量一闪而过,她面上继续哭哭啼啼,作担惊受怕的受气包模样。

“十一皇兄他、他也不是故意的,如今阴差阳错之下出了事,十皇姐还高烧不醒,妹妹心中实在难安,便想去华景宫,宽慰宽慰淑妃娘娘。”

第11章

宽慰?

大公主听到这个词,表情一瞬间变得有些奇怪。

“淑妃现在,恐怕并不想……”看见你,更不想得到你的宽慰。

大公主下意识要说实话,好在她还算有点儿同盟意识,对上李暮歌此刻显得格外清澈的眼神时,将剩下的话咽了下去。

“皇姐想说,淑妃娘娘不想看见我吧?我知道,这件事是我的错,可我不想死……”

眼看李暮歌又有哭起来的趋势,大公主赶紧出口安慰,“怎么会呢?淑妃向来明事理,想必她明白谁是谁非,不会盲目包庇十一。”

说完这话,大公主自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大公主此刻无比佩服自己,真是太敢说了,就淑妃那个小肚鸡肠的性子,自己竟然说得出夸奖她的话。

今日回府后少喝两口酒,当做胡言乱语的惩罚了。

“可是十一皇兄他没了,淑妃娘娘肯定恨透了我,其实今日去吊唁十一皇兄,我是抱着赎罪的心,只望淑妃娘娘能原谅我。”

李暮歌期期艾艾地说着,满意地看见了大公主震惊的眼神。

大公主就没见过这么“单纯”的孩子,满心真善美,甚至还想要淑妃原谅她。

淑妃有什么资格做那个原谅别人的人?她儿子杀人不成反被杀,她才应该求十四原谅吧!

大公主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十四太善良了,这孩子要是不看着点儿,怕是会被后宫给吞了。

善良的孩子谁都不亲近,只亲近自己这个大皇姐,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十四心里,比虚情假意的太子,大皇姐才是真正的仁善友爱!

大公主激动不已,指尖微微颤抖,她以前怎么没发现,后宫还有个如此合格的“绿叶”能加以利用。

大公主稍稍平复心绪后,轻声说道:“世人皆言死者为大,可世上之事,不是谁死谁有理,十一对你起杀心在前,淑妃身为四妃之一,理应为后宫女子做表率,怎能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你放心,大皇姐陪着你,不会有事的。”

李暮歌听得眼中亮点星芒,好似十分崇拜大公主,她郑重地说:“有大皇姐在,十四心里便安定了,大皇姐公正严明,孝悌仁爱,若大皇姐日后能手握神器,如我等这般渺小之人,定然也能承恩雨露,沐浴恩泽。”

“皇宫之中,十四皇妹合该慎言。”

大公主嘴上让李暮歌说话小心些,嘴角却压不下去一点儿,对大公主来说,登上那个位置,是她最大的心愿。

她被李暮歌哄得想笑出声了,还好她记得宫里刚死了人,没直接笑出来。

喜悦的情绪被压制,对李暮歌的喜爱则压不住一点儿,大公主就没见过说话这么顺耳的妹妹,一时之间对李暮歌的态度,比李暮歌同胞亲姐还亲热。

下轿子的时候,大公主甚至还回身扶了李暮歌一下,又得到李暮歌一连串的夸奖。

没人不爱听好话,哪怕上位者天天听好话,也听不腻。

而且一般人说好话,没有李暮歌的效果,他们奉承大公主,奉承不到点儿上,况且一般人身份普通,哪里有身为公主的李暮歌说话有份量。

李暮歌看着心情大好的大公主,心中有所明悟,古往今来君王身边奸佞不断,是天底下坏人太少吗?是君子们在朝堂上,不够为君王分忧,以至于君王不得不求助奸佞吗?

不是,是因为人就喜欢虚荣,就喜欢彰显自己的特殊,喜欢别人发自内心的谄媚。

君王是人,同样如此。

李暮歌好像知道该如何对付皇帝了,弱者唯有更弱,才能对付强者。

以柔克刚,以弱示人,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

对付十一那套硬碰硬的法子,不能用来对付皇帝和大公主一类的强者,石头碰石头才能分胜负,鸡蛋撞石头,那是在找死。

华景宫如白芍所说,确实一片缟素,到处挂着白布,在宫里真是独一份了。

如此大阵仗,根本不合规矩,皇帝和皇后都还活着,如此大张旗鼓地办白事,有僭越之嫌。

十一皇子只是个小辈,他的死理应更悄无声息一些,一如书中原身的死,只有良嫔挂上白灯笼,白布都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