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3章(1 / 2)

小屋内,风惊月问:“你是怎么想的?”

“以血怒门现在的情况出现在拂云,反而可能给对方口实。所以,我以为走暗线才是最合适血怒门发挥的地方。”

这是楚惜华深思熟虑的结果,她们人不多,留在拂云不见得还能有再多益处,反而是隐于黑暗,解决“钉子”,刺探消息,传送往来,更能发挥作用。

风惊月眼前一亮,她该认清楚,惜华可不是要她“特殊照顾”的小妹妹了,她本就聪颖过人,这个切入点倒是被她们忽视了。

见姐姐点头,楚惜华感受到了夸赞,她继而道:“那我便与林掌门、守柔真人商议此事。”

每个门派在江湖上都有传送消息的暗桩,楚惜华这么说,是想把三个门派的联络点打通,为这一次大战而作准备。

接下这个重大任务的楚惜华不再因被认可而欣喜,反而面色凝重了起来,她一定要借此站住脚跟,坐稳掌门之位绝不能只靠母亲和姐姐的支持。

这个任务既是从未有过的挑战,也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楚惜华握紧拳头,斗志昂扬。

——

大部队出发的时候是深夜,三十人的队伍本该浩浩荡荡,可她们却像没入云层的星点一般,在夜色中难觅踪迹。

出发后,吕婵感叹着系统终于做了一个好事,她的界面出现了团队面板,上面显示着人物血条,以及根据距离远近染了色,方便查看队友状态,这对于即将迎来的大战极有帮助。

她心里嘀咕道,就差一个团队频道了,不过这个开局也不错。

顺利的开局也不能只依靠系统的“天降洪福”,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楚惜华在为大队扫清前路障碍上提供了莫大的助力,在无法用团队频道作为沟通秘法的情况下,正是她织造出来的信息网络帮助着风惊月、守柔、司徒鸢三人分别率领的小队避开敌人的耳目和保持联络。

风惊月与巫济一队,自洞庭出发,沿着长江水路探寻可疑之处,而守柔与司徒鸢两队一队先遣探路,一队殿后扫除痕迹。

至六月中下旬的时候,三支小队于浔阳汇合。

浔阳山水宜人,既有长江东去的浩浩汤汤,又有庐山绝壁的惊心动魄,更有鄱阳大湖的浩渺无边。

但灵山秀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这一带已经两三个月没有下过雨了,春耕时节无雨大旱,田地荒芜,对于一个以农耕为基础的国度无疑是巨大的灾祸。

钱塘一带有东瀛人为祸,潭州蛊人之乱刚刚平息,而地处中部的鄱阳湖一带又遇天灾,一片乱局。按照古代天人感应的说法,皇帝失德,故天降大灾而谴。

皇帝被迫颁布了罪己诏,可是人心早已经惶惶。

城外的郊野尘土飞扬,草木枯黄,再也无法发挥固沙的作用,而道边的老树毫无精神,垂着枝叶在炎阳下煎熬着。

而行道上充斥着人心压制之下爆发的嘈杂,逃难的大群灾民面色如土,神情紧绷,牛车马车手推车声声杂乱,人群中还时不时爆发出因摩擦碰撞而引起的争吵声,令人暴躁。

风惊月与巫济策着马出现在这里,汇合后,她们避免目标过大又再度分散于城中,而风惊月、巫济听闻落脚的客店老板说鄱阳湖河床都因为干旱而裸露出来,变成草海,就先来侦查一番。

马背上的两人迅速驶离了行人密集的干道,风惊月见状自言自语道:“明明有江有湖,为何旱灾如此严重。”

巫济听没听见不知道,反正吕婵是听见了:“原因大概就是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全年降水量少、长江来水量少这些了……”

她回想了一下鄱阳湖平原的地形:“说起来,鄱阳湖平原东、南、西三面环山,如同一壶,北边被长江横拦,整体较为闭塞,闭塞的地方就贫穷,唯二的经济支柱——种地和打渔,一旦倒塌,也怪不得当地百姓一遇旱灾就从‘壶口’出逃了。”

就算能有朝廷赈灾放粮,但这雨下不来,日子也难过得很,何况,现在焦头烂额的朝廷未必还能记得这一方受苦的百姓。

闲话间,骏马已经奔驰了三十里,湖边近在眼前。湖水萎缩后,浩渺的湖面变成了一道即将干涸的细河,湖底裸露出来,变成了土黄的沙滩,边缘生着杂草,触目惊心。

马背上的二人早已经汗流浃背,在客店中加了钱才能打来的两壶水竟然都被喝完了。

巫济从怀中掏出蛊灯,左看看右看看,失望道:“没亮。真渴啊,有没有人家让我们讨口水喝?不会又要白跑一趟吧!我占卜占出来的结果明明就是这个方向啊!”

这一路上,蛊灯都没有亮起来过,她都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炼制的时候出现什么错处了。

巫济唉声叹气,风惊月打马扫了扫周围:“不远处好像有村落,不过不一定有人,去看看吧,没有的话我们只能去湖里打水了。”

巫济策马追随,很快,她们进入村庄。

如风惊月先前所料,村庄已经空无一人了,土坯房上的茅草被吹走了也无人打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