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苒又问:“老太呢?”
老妪说:“哎,老啦,睡眠浅,一点声响就吵醒我,这不是起来关个窗户么,便看到你们。”
夜太深,没多说什么,老妪便回去休息了。
奇怪的是,老妪出来后,那些奇奇怪怪死状的“鬼”,全部都消失了。
它们不怕靳燎这两个修士,却怕区区一个凡人?
靳燎站在井口朝里面看,西厢里的幻象全部不见,井水照常清澈,他手指抵着下巴,思考着。
突然“哒”的一声,惊醒了他。
封苒一手扶着井沿,另一手在他面前打个清脆的响指:“好了,别想了,回去睡觉吧。”
靳燎皱着眉,说:“有蹊跷。”
封苒肩膀上的纸儡声音拉得长长的,戏腔软软的:“依奴家看,这鬼是个小傻蛋。”
她说着,还捏着兰花指,手腕挽出一个小圈,在靳燎眼前划过去。
隐隐一股暗香,叫靳燎愣住,他好像才留意到,她的手指很是白皙,指节很小,在月色下莹莹如玉,甚是好看。
纸儡继续唱:“小鬼无能耐,只知吓唬人,却不知去害人,甚至还不吓、不吓那年岁已高的老人,这还是只德行好的鬼~傻傻傻,如此这般,还捉什么呢?”
落下这段戏腔,封苒迤迤然回到房间,准备好好睡一觉。
而靳燎则站在井口。
不害人,不吓老妪?
就像被点通了什么,他恍然大悟。
只是……
他抬眼看着封苒房间的门,若有所思。
第11章 第十一章写信
隔天,老妪已经带着芝芝看过知县和夫人,准备下葬骨灰。
天光大亮,晴空万里,下午的日头有点烈,桃花树下,周家的人都来了,包括芝芝的弟弟妹妹,还有外甥们。
与年龄永远停在双十的芝芝不一样,弟弟已经快四十岁,鬓角有些斑白,眉目间隐约可见和芝芝有点像。
他对封苒和靳燎拜了又拜,道:“我替父母与胞姐,在此谢过两位了。”
封苒笑道:“客气了。”
芝芝的坟墓不大,骨灰入土后,一块小小的、白色的玉石压在上面,上书:爱女周芝芝,天元元年逝,太康十四年葬于此。
墓碑落成,周家人才恍然反应过来,二十年前枉死的大姐姐,那个喜欢穿桃粉色衣服、笑声爽朗、喜欢和他们玩的大姐姐,终于回来了。
虽然是以这样的方式。
几个三四十岁的人看着墓碑,不知道是谁先哭出声音,其他人再忍不住,掩面啜泣。
老妪坐在坟墓旁,沉沉地叹口气。
一阵风过,桃花树上绿叶沙沙响。
只等来年春到,桃花满树,至少是一种慰藉。
没几天,靳燎和封苒准备离开老周家,之前带路的小丫鬟却来西厢找他们。
小丫鬟手上挎着篮子,里面放着甜糯的米糕,随着她的跑动的弧度,米糕十分有弹性地抖了抖,看得封苒食指大动。
可小丫鬟脸颊红扑扑的,怀春情般,把米糕往靳燎怀里一塞:“靳道长,这个给
您!”
靳燎想把篮子还给她,但小丫鬟连忙说:“靳道长,这是我感谢您为宅子捉鬼,特地做的。”
“本来那鬼少则是要闹个五六天的,但道长来了后,只闹一天,是道长把鬼捉走的吧?道长太厉害了!”
靳燎正直,他不说谎,便说:“宅子本没有鬼。”
所谓鬼,是怨,是恨,这样的魂魄滞留人间界,在灵力蕴养下,变成实质,但那个宅子里的“鬼”,全部是幻象,而且不伤害人。
最奇怪的是,它们在碰到老妪时,就全部消失了,以至于只有老妪不知道闹“鬼”。
这并不是老妪有什么神奇的能耐,而是“鬼”不想让老妪看到。
结合幻象中,死者穿着的桃粉色衣服,是芝芝最喜欢的颜色,不难明白,那些“死者”,是有人幻想中,芝芝惨死的模样。
如果靳燎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芝芝的母亲。
这么多年,芝芝母亲一直在想女儿的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她的心结,她一直放不下芝芝,而且因为芝芝死得蹊跷,让她忍不住一遍遍去想象真相。
她这份思念和牵挂,在她死后,变成依附在老周府的幻象。
而老妪是芝芝母亲的奶娘,她不愿芝芝的惨状吓到奶娘,所以幻象遇到老妪就散了。
如今,芝芝的骨灰埋在老宅桃花树下,算是魂归故里,芝芝母亲终于能收起思念与牵挂,安心走了。
这样一来,幻象自然不攻而破。
小丫鬟却不懂:“没有鬼,是怎么回事?”
封苒好心替靳燎提过篮子,挎在自己手臂处,对小丫鬟说:“你别听他瞎说,就是我们除了的。”
小丫鬟还是满头疑惑。
靳燎斜瞪封苒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