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59节(2 / 3)

过了几天,廷尉吕台上书废除肉刑的提议,“以髡钳代黥刑,以笞三百代劓刑,笞五百代趺左趾,弃市代趺右趾[1]”,引得朝野震动,议论纷纷。

作为当今陛下的表哥,又是太后的亲侄子,上要体察圣意,下要背好黑锅,吕台显然慢慢体悟到了其中道理。他深谙陛下不愿出头的秉性,在与太后奏陈过后,主动揽下了上书的活,何况废除肉刑,实在是名传千古的功德一桩。

秦法在某些方面过于严苛,譬如连坐,但在肉刑这方面,朝臣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施加于□□的刑罚野蛮残忍,还有一小部分,觉得一旦废除肉刑,便失去了刑罚的秩序性与震慑性,说到这里,发言者还特意望了眼御史大夫。

周昌:“……”

他是崇尚秩序,却也觉得废除肉刑,实则势在必行。大汉休养生息这么多年,挟书令和妖言令全都废除了,肉刑、夷三族刑也当慢慢提上日程,否则与暴秦又有何分别?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被廷尉吕台抢去了先机。

周昌想了想,最近有大事发生吗?

实在是上回死刑犯的教训太过深刻,他一开始便盯紧了吕台,等到吕台与高坐的皇帝进行了一番眼神交流,周昌恍然大悟。

果然,又是陛下!

他问吕台:“郦侯廷尉为何上书?”

意思就是廷尉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什么坚定了你废除肉刑的决心。吕台眼神一凝,与刘越串通好的台词缓缓出口:“观之天下百姓,苦肉刑久矣。昔有惠王府婢,其父犯下重罪,婢从孝道,愿替父受刑。惠王府婢的哭声凄厉,台实在不忍……”

这个故事当然是编的,可惜没人知道——

唯有周昌抓到了关键词,惠王府,继而联想到惠王女的出生,电光火石间,什么都明白了。

陛下想必是被婢女的孝心感动,也为新降生的小翁主积福!

不忍苍生因肉刑受苦,实乃仁君之相,周昌闭了闭眼,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连他这样的心肠都为之动容,又怎会任由吕台抢去陛下的光彩?御史大夫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对廷尉的弹劾又多了一条腹稿,继而出列道:“臣、臣有一言。”

刘越有了不好的预感。

在吕台眉梢的疯狂蹦跳下,周昌道:“废除肉刑,一开始便是陛下之愿。”

紧接着,周昌把他有理有据的分析娓娓道来,尤其那条“为新生的惠王女积福”,感动了满朝文武,他们同样恍然大悟。

嗯,在这个时间点,提起惠王府的意图太明显了。原来廷尉是陛下的代言人。

愿意把天大的功劳送给臣子,只图垂拱的君王,简直是稀世珍宝!

刘越:“……”

吕台:“……”

吕台冷静地想,陛下,这不关臣的事。

……

废除肉刑的决议一致通过,被满朝文武放光的眼睛盯着,刘越喝奶茶都不香了。

御史大夫简直恐怖如斯,刘越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周昌是怎么猜到他的初心与小侄女有关,果然是纵横三朝的帝王克星,让人闻之色变。

……周昌不知道他又多了一个外号,也许是刘越最近的表现感动了他,在死囚的用途上,他便逐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去追究了。

过了半月,梁园那边有了重大突破,用于手术的麻沸散熬煮成功,药效足够晕死一头牛!

姐弟俩把轻度麻沸散也研制了出来,轻度的药效没有那么猛烈,只能够局部麻醉,淳于意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此物用羊肠针注射也不错。

刘越去信夸赞二人的研究精神,批准了他们招揽学徒的请求。

事实上,淳于氏的捣鼓在寻常人看来就是邪术,若不是有宫中支持,手术绝不能顺利地进行,便是在太医令看来,解剖一事也是天方夜谭,或许会搅乱医者的信仰,释放他们心头的野兽。

哪怕淳于意再三强调,他们如今不干解剖的活,而是给重症之人消除病痛,也没有多少人信他。

消啥?消消乐送人归西吗?

满朝文武都默认了此事是刘越的玩闹,至于什么“给医学做贡献”,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陛下还小,任性一番怎么了?

连御史大夫都不计较了,谁在这件事上抹黑陛下,他们就跟谁急!

得知流言的刘越:“……”

刘越若无其事,吩咐郅都不用搜集坊间传闻了,只要废除肉刑的诏令一下达,民间沸腾,攻讦淳于姐弟的言论就会消散无踪。

当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未央宫宣室殿的台阶上,皇帝陛下背手惆怅地叹了口气。

破解迷信,势在必行。

代国,代王宫。

王太后薄氏不知何时背上生了两个大大的毒疮,逐渐压迫到了腿脚,代王刘恒急得嘴角冒出燎泡,已经有半月睡不安稳了。

太医们束手无策,王宫随即发布招贤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