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啊不是,是激烈探讨国家大事,就是去找各宫妃嫔们联络感情、制造新的孩子……
而作为一个以孝道著称的皇帝,慈仁宫也是这位康师傅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
康师傅和他这位只比他大十三岁的嫡母之间的浓浓母子亲情,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明明毫无血缘关系,却作为亲密母子在这深宫之中,相互搀扶、并肩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
实在是令人感动。
当然,这种深厚的母子感情,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必须得靠双方的共同努力。
这一点上,双方的做法都可谓是可圈可点的。
仁宪皇太后从做孝惠章皇后的时代开始就已经把康师傅当成自己孩子疼爱了。
她自己一生无子,却偏偏是个喜欢热闹、爱掏心掏肺对人好的性格。
顺治爷驾崩的时候,当年不过才二十一岁的仁宪皇太后,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孩子的心性,却依然把八岁的康师傅宠成了宝宝——虽然八岁本来就是个宝宝,但是这可是康师傅,哪怕只有八岁,也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宝宝,毕竟他那个时候都已经登基了。
没办法,早死的爹,柔弱的妈,摇摇欲坠的江山,和一个破碎的他。
还做一个普通宝宝的话,那他早就当不成什么康师傅了,可能只能成为康帅傅吧?毕竟,人家鳌中堂早就在旁边儿虎视眈眈很久了,不好好努力的话,康师傅还真的可能跟在先帝顺治爷和他生母孝康章皇后后面“驾崩”的。
甚至连借口都是现成的。
“哀恸过甚”。
两年之内,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先死爹再死妈,这可不是一般的悲痛啊,这都不叫“哀恸过甚”那什么叫“哀恸过甚”?
必须“哀恸过甚”。
……
可惜,天不遂鳌中堂的愿,最后康师傅还是挺了过来。
这中间,除了康师傅自己够硬气之外,孝庄太皇太后和仁宪皇太后都功不可没。
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康师傅都难免心潮澎湃,往事不堪回首,从哪个时候起就一起并肩战斗过的都是他最亲的亲人呐。
可惜他的那位厉害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已经仙去了好几年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嫡母仁宪皇太后了。
那还不得赶紧好好孝敬着,好让她老人家多活几年啊。
于是,康师傅对待皇太后就愈发殷勤了,平时没事儿都还要来慈仁宫请个安、问候一下,现在听说皇太后居然开了一个小型宴会来请阖宫妃嫔吃饭,就为了欢迎王家的那个小丫头,他当然得来凑个热闹了。
开什么玩笑!
王家那小丫头还是他亲自帮皇额娘找来的。
难得皇额娘这么喜欢她,还专门给她开个欢迎宴会,这种好事儿,他怎么可能错过。
必须得参加。
就算没人请他,他也要自己来。
自家皇额娘,丢人点儿也不算什么,他不介意偶尔“彩衣娱亲”一下子,只要皇额娘开心就好。
才不是因为他自己也想凑个热闹呢……
于是,一生嘴硬的康师傅抓紧处理完了一批紧急奏折,就赶紧跑来慈仁宫了。
正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他来的时候,大家伙儿刚刚入席,菜也刚刚上齐,所有人都还没动筷子。
这不是巧了嘛。
康师傅笑嘻嘻地进来,先摆了摆手让众人不要拘礼,然后自己倒是规规矩
矩地顺势给皇太后请了安:“儿子给皇额娘请安,今儿皇额娘宫里头这么热闹,怎么不叫儿子来一起乐一乐啊?”
仁宪皇太后早就习惯这个四十多的儿子故意凑趣儿取乐,便也配合地笑着道:“皇帝事儿忙,哀家不好打扰,加上今儿就是我们娘儿几个女人们随意乐一乐,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故此就没有叫皇帝来。”
康师傅叹了口气道:“儿子就知道,一有了新的小姑娘来陪着皇额娘了,皇额娘就立刻把儿子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