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俩人你摸我一把,我掐你一下,玩得不亦乐乎,然后继续擦枪走火。
以至于第二天早上,舒今越差点迟到。匆忙赶到研修班会场,舒今越还没看见自己认识的人,只能自己找位置,有工作人员按照她签到的名字指引她往前面走。
越走,舒今越心越悬。
毋庸置疑,第一排除了主持人、石学海,就是一些国内耳熟能详的专家,有的还是当年去书城调研过的,年龄至少都在五十岁以上,半头白发。眼看着工作人员热情地把她带到第二排,舒今越傻眼了。
这……
哪怕是第二排,坐的也是头发花白五十岁以上的专家。
而就在这些专家里,她一个刚刚三十岁的年轻人,太突兀了!
也没有水牌,她都怀疑工作人员是不是找错了,“同志你好,这位置……会不会……”
“舒老师您好,这就是您的位置。”
被四十来岁的一看就是科室骨干的工作人员尊称“舒老师”和“您”,今越太不自在了。平时也有年纪比她大的病人尊称她“您”,但他们不是医疗界同行,可以理解为跨行业称呼“老师”都是尊敬,她不觉得有这么不自在,可现在这么“尊重”她的,可是同行啊。
来自同行的尊重,含金量果然不一样。
她正想着,石学海过来了,“舒医生来了,招待不周,还请见谅,小莫来不了是吧?”
今越连忙站起来,“是的石老师,莫医生很想来的,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但不巧的是他们科室有同事请病假,他走了就没人了,太遗憾了,他拜托我一定要跟您说一声抱歉,下次见面一定要跟您赔礼道歉。”
“嗐,这小莫,客气什么。”石学海听得眉开眼笑,虽然莫书逸已经亲自打电话跟他解释过了,但当着众人的面再解释一道,他心里也更舒坦。
“我看这些话恐怕不是小莫说的,他小子我知道,是舒医生替他圆的吧?”
“哪里哪里,这就是他的原话。石老师的会办得非常好,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都很荣幸。”应酬好累,交际好累,同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说,今越生怕还在这话题上打转,连忙打岔道:“对了石老师,佐藤老师没来吗?”
去年舒今越、徐端、莫书逸联合多方共同努力,终于成功的把佐藤一家给留下了,佐藤目前已经顺利入职京市大学。而意识到他手里的东西有多重要之后,卫生部专门派遣一批精兵强将跟在他身边学习,这次的研修班虽然是血液专科,貌似跟他的心血管内科不挂钩,但他听说舒今越被邀请之后,就跟石学海说他也想来看看。
今越这次来,除了要看望何专家,还要看看佐藤一家,以及美子小可爱。
“他有事情耽误了,没能赶过来,不过他也给我们会务组发来了手写的恭贺信,待会儿我会当众念的。”
舒今越没忍住,轻笑一声,原来现在就开始搞这一套了吗?
当然,舒今越也注意到,在教室的四个角落里各架着几台摄像机,她之所以会认识,是那年日国人参观宣纸厂的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到了什么环境都会先观察一下。
石学海注意到她的目光,解释道:“这是目前国内办的第一期全国性质的高级人才研修班,各部门都予以了高度重重视和支持,明年能不能继续办,或者隔几年再办,都将取决于这一届的成效。”
“所以,上面很重视,要求咱们把授课过程录下来,留待后续学习和研究,好的可以继续发扬,不好的就当一个教训,这都是现成的教学题材。”
舒今越懂了,不是全程电视直播就行,录像而已,她倒是不怯场,就是不知道会上会不会有重要研究进展披露,要是有的话,最好不要外传。
说她多心也罢,被迫害妄想症也罢,防着点总没错。
另一边,大家一看会长石学海对这个“找错位置”的年轻人这么热情和熟稔,心思迥异。有的觉得这肯定是石学海的关系户,说不定是他家里亲朋好友需要托举、提携的后背;有的则以为她有背景,背后的“大树”是石学海都要巴结的人;也有的则是知道青黄散一事,也看过她的文章,早就知晓她的名声,眼里多有敬佩。
于是,舒今越就在各种含义不明的眼神中,被石学海带着,引荐了很多专家,幸好徐端为她准备了充足的名片,今越一路认识人一路发,当然也收获了一堆别的专家的名片。
一圈下来,她脑海里就只剩“某某专家”四个字!
而众人的耳朵里也只剩“青年中医”四个字,“中医”,“青年”,无论哪个词都不应该出现在这场高级人才研修班里,更别说同时出现……满满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