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子里做,当即道:“不知娘子是什么新样式?娘子既然将新样式拿出来,黄某自不会亏待娘子。铺子不收娘子的钱,先前的蚕丝里,再给娘子便宜些。”
能不收钱,哪怕是便宜一两银子,对温屿来说也划算。她让王掌柜去把绣娘叫来,仔细与绣娘讲了样式。
被褥套子如其名,就是一个大布套。为了防止里面的褥子缩成一团,角落用系带系住,开口处用系带绑好即可。
绣娘果然一听就懂,王掌柜在旁边感慨连连,道:“还是娘子聪明,如此一来,拆洗被褥容易多了,只要拿出褥子,再塞进去即可。”
温屿笑了笑,道:“被褥套子也能用各种颜色,布料拼起来。有钱的人,可里面的一层用棉,外面用绸,锦缎。若是觉着棉贵,只里面用棉,上面用葛布也行。”
王掌柜脑中立即想到许多样式,脸上的笑容愈发浓。最后做被褥套子一个大钱不收,两床褥子共便宜了五两银子。
温屿让王掌柜将被褥送到巧绣坊,“劳烦王掌柜快一些。”
王掌柜听是巧绣坊,再仔细一看温屿,不由得一愣:“原来是温东家,瞧我这双眼睛,真是老眼昏花了。只是温东家,你怎地不在绣坊自己做了卖?”
温屿只道:“绣坊不做这些。”
巧绣坊的事情王掌柜听过一些,被褥套子简单,大多人都是买布自己做。主要还是卖褥子,巧绣坊不做这个买卖也正常。
王掌柜将他们两人送出门,道:“温东家放心,待傍晚时,保管就能送到。”
温屿道了谢,两人早就饿了,先前去用午饭。
买被褥花了巨资,温屿选了间小面食铺,要了两碗素面。
荀舫板着脸挑面,讥讽道:“真是抠门!连个蛋都舍不得加!”
“天天吃蛋吃蛋,你与母鸡有仇?”温屿白了他一眼,无语道。
荀舫哼了声,道:“照这般说,你天天拽着钱不放,是与银子有仇了?”
温屿头也不抬吃着面,道:““快吃,少废话,等下还要去万芳楼办正事!”
荀舫不再说话,两人闷声不响吃完面,叫了驴车前去万芳楼。
万花楼在城北瓦肆,紧邻万福寺混元观。万福寺占地宽广,大周主要信佛,混元观规模远不如万福寺。
寺庙与道观都有禅房斋舍供客人住,因为紧邻瓦肆的缘由,价钱比普通的客栈要贵,依旧客似云来。
温屿下了驴车,看着从万福寺混元观出来的人,朝着瓦肆走去,不由得一阵恍惚。
“小心车。”荀舫看温屿连马车过来都没看到,拉了她一把,“这里车马多,你仔细些,别走神。”
温屿打起精神,来到万芳楼后角门,报了名字,“张妈妈叫了我来。”
门房上下打量了温屿与荀舫几眼,叫她稍等,让人前去问过张妈妈后,亲自给他们领路:“你们随我来,张妈妈在等你。”
万芳楼与群芳楼差不多布局,里面布置得华丽气派。因着地段缘由,院子比群芳楼要小一些。
两人随着门房到了最偏僻角落的院子,简陋的院子分隔出六间屋子,每间屋子住两人,年纪大小不一。
温屿看到打开的门中,约莫六七岁的女童,扭身摆出姿势。师傅拿着木尺,点着她的腰,不知说着什么。
张妈妈也住在这里,门帘半卷,她坐在榻上,与背门坐着的小娘子在说话。
荀舫站在门外,对温屿道:“你进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这时,张妈妈看到温屿,忙招呼她进屋。背门坐着的小娘子也起了身,转头看来。
张妈妈笑道:“这就是金钿儿,金钿儿,这是巧绣坊的温东家,她来给你做衣衫。”
金钿儿看了温屿一眼,盈盈屈膝见礼,叫了声温东家,声音如黄鹂一样清脆。最后一个“家”字,带着颤音,余音袅袅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