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12节(4 / 8)

—前2世纪在族群上发生了一次巨变,于是人们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认为徐福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文化甚至中国的族群,改变了当时原始状态的日本。

不过,从现代智人的扩散角度看,中国与日本的族群联系远比秦始皇的时代久远。

几万年前,那些从东南亚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岸暴走族”并没有停下扩散的脚步,而是一路向北。在今天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有一条宽40多千米的对马海峡,海深只有数十米,在大冰期中,海平面比现在下降了很多,海底大片裸露,海峡变窄,当时的对马海峡对具有一定航海能力的古人类来说根本不是阻碍。“海岸暴走族”很可能抵达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他们应该算是远古时代从中国到日本的第一批人群吧。

从出土的石器看,日本列岛上距今3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活了。石器的类型主要是一些用于狩猎的工具。那个时期,正是山顶洞人在周口店龙骨山活动的日子。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这些日本早期古人类可能是在冰河时代迁移过来的“草原狩猎族”,他们与山顶洞人的基因关系可能是比较近的,可惜科学家没能发现这些古人类的遗骸,无法使用基因手段来判断。

日本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骸发现于琉球群岛,该人群生活的年代距今有18万年了,可惜这一人群同样没有基因分析,只能从骨骼形态上进行比较。考虑到琉球群岛地处亚热带,孤悬在日本本州岛以南至少300千米的大海中,在冰河时代琉球群岛与九州岛应该没有陆桥联系,地理阻隔严重,这批最早的古琉球人可能是“海岸暴走族”的后裔,他们是从东南亚经中国东南沿海而来的。

大概在距今16000年前,地球还处于末次冰期的时代,日本列岛上迎来了一拨新的古代人群。这拨古代人群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并能够制造草绳样花纹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纹人,他们的文化则被称为绳纹文化。

这些绳纹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绳纹文化从距今16000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约2300年前,时间跨度长达万年以上,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时代过渡到了农耕时代。按理说,在这段漫长的时光中,日本列岛与邻近大陆的人群交流可能不止发生过一次。但是,观察绳纹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似乎一直没有获得农耕技术和合适的农作物,虽然看起来他们也曾经尝试着驯化野生植物,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可以想见,绳纹人迁入日本列岛后不久,末次冰期结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连接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的陆桥消失了。气候变暖的有利之处在于,日本列岛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适宜生存;不利之处在于,绳纹人所处的岛屿与大陆分离了,变成了大号的塔岛,绳纹人面临着塔岛技术悲剧的威胁,没有外来基因融入,也没有外来技术输入。

他们的命运会越来越糟糕吗?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绳纹人的基因吧。日本科学家曾经在北海道发现一具绳纹时代女性的遗骸。根据碳十四测年,她在距今3960—3550年前这个时间段去世,最有可能属于3800年前的人类。科学家从她的臼齿中提取了dna进行分析,发现她拥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帮助消化高脂肪的食物。今天北极地区人群中有70的人拥有这种基因。这并不是说这位北海道女性来自北极人群,而是说她与今天的北极人群有共同祖先。至少从这种基因来看,这位绳纹时代的女性应该来自亚洲的北部地区,她与今天生活在俄罗斯东部的原住民人群血缘相近。

这位女性的基因还表明,以她为代表的绳纹人群的祖先在距今38万—18万年前与亚洲其他人群分道扬镳,独立进化了。所以,很可能就是在那个分离的时期,这批绳纹人群的祖先通过朝鲜半岛迁入了日本列岛。

在日本福岛也发现了两具绳纹时代的古人遗骸,通过对从他们牙齿中提取的dna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批绳纹人群与东亚和东南亚的人群都存在很大的基因差异。现代日本人中,与这批绳纹人群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阿伊努人,其次是琉球人,再次是东京周边的日本人。

这个发现也许说明,绳纹人群在日本列岛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是独立进化的,与大陆人群之间几乎没有基因交流,于是逐渐积累了很大的基因差异。

对于现代日本人y染色体基因的研究,支持了这个猜测。学者们从300多个日本人体内提取了y染色体基因,然后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男性y染色体进行比较,发现所有日本人都有一组非常独特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应该是从绳纹人群遗传而来的。

日本绳纹时代的晚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东亚地区正处于寒冷气候的笼罩下,当时的绳纹人群的人口急剧下降。学者们对拥有绳纹人独特y染色体基因的人们的基因突变速率进行了计算,从而反推古代的人口数量。结果表明,在距今3200—2000年前,绳纹人群的人口从高峰时期的约26万减少到8万。虽然比起岛上的几千人原住民的规模,日本列岛上的绳纹人群规模还算好,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