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3o节(2 / 4)

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7《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8谨按,阿哥,满文写为“a”,不知是蒙古语还是满语,满语中意为“哥哥”“先生”。

闰三月病重,由宫内移出;四月初三日薨。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日,奉安孝东陵。

[家族背景]

世祖恭靖妃出身蒙古浩齐特部,其部的祖先是达延汗之子图鲁博罗特之孙库登汗。浩齐特部在崇德二年归附清朝,领主为库登汗之玄孙,亦即恭靖妃之父博罗特。博罗特在顺治三年受封为多罗贝勒,并在顺治七年晋封为多罗郡王,最终于顺治十一年去世,其后承袭爵位的阿赖充则是恭靖妃的胞兄。以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蒙古浩齐特部与清廷极少联姻,恭靖妃可能是唯一的一次。1

[宫廷生活]

关于恭靖妃是在何年以何种形式进入世祖后宫,目前尚不明确。恭靖妃在顺治朝的时候没有获得正式册封,只是世祖的众多庶妃之一,属福晋级。在康熙初年的内务府《奏销档》中,称呼恭靖妃为“阿格福晋”2,与恪妃、端顺妃、淑惠妃同为当时世祖位下的四位福晋级庶妃。康熙八年,恭靖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到长春宫。康熙十二年,被圣祖尊封为恭靖妃,并于康熙十五年正月正式获得册封。康熙二十八年,恭靖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至宁寿宫。同年闰三月十四日,刚刚迁居不久的恭靖妃病势沉重。根据当时的习惯,病重的后宫主位多数要从居宫内移出。内务府拟出“紫禁城内西北隅房”以及“光禄寺后侧院落”作为移出地点,圣祖从中选定了隅房,3于是恭靖妃便迁居到那里,并在四月初三日薨逝。

[封谥释义]

恭靖妃的封号为“恭靖”,满文作“gungnecuke clhe”4,意为“恭敬安康”。

————————

1此段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系》。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二十八年闰三月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4《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三、端顺妃

[简介]

世祖端顺妃,阿巴垓博尔济吉特氏,一等台吉布达希布之女,名恩绰1。顺治年间选入后宫为庶妃,属福晋级。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尊封为端顺妃。康熙十五年正月,册封为端顺妃。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罹患疯疾;同月十五日,由宫内移出。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薨,圣祖冠摘缨纬,亲诣祭酒行礼。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日,奉安孝东陵。

[家族背景]

世祖端顺妃出身蒙古阿巴垓部,为太宗懿靖大贵妃胞兄布达希布之女,亦即为懿靖大贵妃之侄女。其家世可以参考太宗懿靖大贵妃条。阿巴垓左翼旗札萨克多罗卓力克图郡王塞尔珍是端顺妃的大伯父,端顺妃的父亲布达希布则是阿巴垓部的台吉,曾在康熙十一年率领子侄入宫探望懿靖大贵妃。当时布达希布提及自己有九个儿子,由此可知端顺妃至少有九位兄弟。2

[宫廷生活]

关于端顺妃是在何年以何种形式进入世祖后宫,目前尚不明确。端顺妃在顺治朝的时候没有获得正式册封,只是世祖的众多庶妃之一,属福晋级。在康熙初年的内务府《奏销档》中,称呼端顺妃为“恩绰福晋”3,与恪妃、恭靖妃、淑惠妃同为当时世祖位下的四位福晋级庶妃。康熙八年,端顺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到长春宫。康熙十二年,被圣祖尊封为端顺妃,并于康熙十五年正月正式获得册封。康熙二十八年,端顺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到宁寿宫。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孝惠章皇后下达懿旨,由于端顺妃罹患疾病,需要从宫内移出,故而命令内务府官员寻找合适的房屋;4第二日,孝惠章皇后又下达懿旨作为补充,强调“端顺妃

—————————

1谨按,恩绰,满文写为“on”,不知是蒙古语还是满语,满语中意为“宽度”“宽阔”。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4《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病重,不可居于紫禁城内”,要求内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