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0,天聪八年闰八月癸丑条,《清实录》,第2册 ,第266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20册 ,第705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 ,第1017页。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 ,第1063—1065页。
8《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廷在发音上有“s”(汉语拼音s)和“s”(汉语拼音sh)音混淆的习惯;二来是因为当时满文的“s”(汉语拼音s)和“s”(汉语拼音sh)在书写上亦经常混淆。
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五年三月十六日,康惠淑妃突然患病呕吐,太医表示虽然病情尚不大要紧,但康惠淑妃年纪已大,可能会有危险。1其后,康惠淑妃的病情逐渐加重。康熙六年六月初十日,康惠淑妃薨逝,内务府为其办理丧仪。2从相关档案来看,康惠淑妃在病重时应该亦按照当时的习惯被移至隅房,并在隅房薨逝。3
康惠淑妃由蒙古归附清廷之时,携来有一位女儿,其身份不明。4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这位女儿嫁给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在康惠淑妃薨逝后,清廷处理康惠淑妃遗物时,将其所遗留的物品和使女中的相当一部分,赏赐给一位名为淑德的格格5,她应该即是那位由康惠淑妃携来的女儿。
第三节 清太宗的两位侧妃
一、侧妃叶赫纳喇氏
[简介]
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原嫁与乌喇纳喇氏喀尔喀玛为妻,生有二子。后因喀尔喀玛获罪伏诛,入太宗内院,被纳为侧室。天聪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第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不久,改嫁与内大臣詹土谢图为妻。詹土谢图亡故后,改嫁与哈达纳喇氏轻车都尉达尔瑚为妻。后于达尔瑚家薨逝。
[概述]
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出身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
——————————
1《绿头牌及无印本章口奏事务底簿》,康熙五年三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六年六月初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4谨按,有学者推测这位女儿可能是康惠淑妃的养女或者是与前夫林丹汗所生的幼女。
5《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氏),关于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可以参考太祖孝慈高皇后条。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之始祖星恳达尔汉的曾孙珠孔额生有三子,依次名为太杵、台坦柱、尼雅尼雅喀。孝慈高皇后一支所属之叶赫国主嫡系为台坦柱后代,而阿纳布则为尼雅尼雅喀后代,故而阿纳布是叶赫国主家族的旁系远亲。从堂亲的辈分来看,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是孝慈高皇后的族侄女。根据谱牒显示,阿纳布至少有一子二女,独子名为黄,后来被編入镶蓝旗满洲。二女之中,除一女为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之外,还有一女嫁与太宗之兄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为二继妻。1
康熙年间,对于侧妃叶赫纳喇氏的具体情况,圣祖曾经专门询问过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孙大学士明珠。他问道:
原任包衣佐领阿明阿、博尔赫图、吴努春系何人之子?吴努春之母如何得进大内2生育承泽王3,后令其(从大内)出去,与汝族中何人,朕将其名忘却。4
明珠则在回折里详加回忆,记叙道:
乌喇之彻辰、喀尔喀玛兄弟系乌喇贝勒族人。……喀尔喀玛于乌喇生有萨壁图、阿明阿、钦台吉。后乌喇与我国交兵战败,布占泰贝勒败走叶赫东城。喀尔喀玛逃至我城中,奴才之祖父将喀尔喀玛豢养,以原任都统额赫讷族中女子妻之,生有博尔赫图、吴努春。太祖灭叶赫后,下旨将喀尔喀玛诛杀,送吴努春之母入太宗皇帝庭院,生有承泽王。生承泽王数年后,令其(从太宗皇帝庭院)出去,嫁与伊苏特之原任内大臣詹土谢图。詹土谢图随猎遭虎抓伤而死,吴努春之母则嫁哈达孟格布禄贝勒族人镶黄旗之轻车都尉达尔瑚,后即于达尔瑚家亡故。5
——————————
1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2谨按,此处“大内”原文为“dolo”,意为“里面”“内部”,后来明珠回折原文则作“huwa”,意为“院子”“庭院”,均是对太宗后宫(内宅)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