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小丫鬟 第96节(2 / 3)

这里也正把明日要穿的衣裳让青蓉熨烫薰香,又派陈小郎请人去了解送水的人,知晓城中一共饮用的水井也不过七眼,一斛水七八文而已,她立即给二十文,让陈小郎赶紧让人送水过来。

家中有风炉,她把水烧开之后,装了两铁汤瓶水。

又听说大厨房有专门送热水的,锦娘则让悯芝去处理,如今她是妇人身份,倒是比小姑娘们方便一些。

橘香之前就是管着厨房,如今三间小厨房还是由她管,她的箱子里除了衣裳和钱,还背了一口铁锅过来,柴米油盐酱醋都带了一些,就是怕刚来一地,买东西不方便。

家里两处酒席,剩下的好的,她都一一放橱柜里去了,因为娘子曾经说过不能浪费,到时候娘子若是饿了,她还能够热一热。

娘子其实问过她要不要嫁人,她却不想,嫁人没什么好的。若是汉子不好,她日后又何去何从?还不如就跟着娘子。

吃穿住行都不愁,娘子给她的银钱也丰厚,她本来就是个好吃的,在厨房不愁吃穿,比外边哪里都强。

况且,娘子现在都是官家人了,她若跟着,将来前程更远大呢。

不过,厨房还是缺一些东西,她还得把铁锅洗一洗,明日还要去买菜,这些都得问娘子。锦娘听了之后便道:“你一个人这样人生地不熟的出去,我不放心。明日一早你熬些粥,把家里带的酱菜、咸鸭蛋做了,还有今日剩的还可口的菜先做了早点,我吃了早点要去拜访县令和主簿娘子,到时候去请教她们,到时候家下还要买一匹马和一匹驴车。到时候这驴车就可以让陈小郎带着你去买菜了。”

橘香笑道:“奴婢明白了,奴婢方才看风炉烧的水要烧半天,所以想在厨房烧些热水送到哥儿姐儿房里。”

“可是柴还没买呢?”锦娘道。

橘香傻呵呵一笑:“奴婢带了过来。”

锦娘自然夸她办事周到的紧,橘香如吃了蜜一样的甜。

在家里,锦娘是不许大家喝生水的,怕大家喝了肚子疼,故而是一定要烧开的。

诸事妥当之后,锦娘等热水送过来,就先沐浴洗头,又换了寝衣,才觉得舒服多了。方妈妈也是梳洗之后过来的,与锦娘一起商量过礼的事情。

“您的意思是数目送的一样,但是些微有些差别。”锦娘问道。

方妈妈点头:“虽说这县令娘子官位最高,可话说回来,主簿还有另一位县尉娘子也都不好得罪啊。”

锦娘心想也是,如果是爱多心的,怎么都会多心,此番送礼,一人送一匹提花大罗、一匹上等绉纱,两盒上等像生花、两坛会仙楼的玉醑酒、一饼龙凤团茶、一包燕窝、一包南香。

初次见面,礼太厚了也不是很好。

她又让阿盈把礼物拿来,特地用签子写好。

几人把事情打理的差不多了,蒋羡才醉醺醺的回来,新官到任,肯定是要吃酒的。她亲自调了蜂蜜水,递给他喝了,又让人送热水过来。

如此方妈妈等人就先下去了,蒋羡也是盥洗一番,见屋里都布置的极好了,他心中一松。又拉着锦娘道:“今日我观县尊为人擅专,对僚属似下人一番,身边的师爷都有一股傲气,我恐怕要伏低做小一段时日了。”

“郎君,县尊可是世家子弟?”锦娘问起。

蒋羡摇头:“我也着人打听了一番,这侯县尊原本是木材商人的儿子,后来家中发迹,供养子弟读书,他便中了进士,在吴县任职四年,却久未升迁。再有主簿姓韩,恩荫出仕,另有武县尉姓梅,本县武官。”

闻言,锦娘记在心间,又把自己和方妈妈拟好的单子拿过来给蒋羡看,蒋羡看了觉得并无不妥,夫妻二人方睡下。

早上,橘香把早点做好,青蓉端了过来,清粥小菜,倒是更有滋味。

锦娘又与他说起买马的事情:“日后咱们出入也方便一些。”

蒋羡笑道:“让曹大去相马,他们连战马都骑过,眼光可不一般。”

“这倒是可以。”锦娘如是道。

因家中一切有妻子操持,蒋羡压根就不必太费心什么,锦娘漱口完,换了身衣裳先去拜见县尊夫人。

县尊娘子姓齐,鹅蛋脸儿,高额广角,水杏眼,红菱嘴,看起来端庄持重。

锦娘让阿盈和青蓉一并奉上礼物,还写了礼单,并道:“昨日多亏娘子派人与我指路,才不至于让我们成睁眼瞎似的。”

这些礼单齐娘子很是满意,她又见锦娘穿一身银白小朵菊花青领对襟褙子,身条儿秾纤得衷,全身一股书香之气,看起来兰心蕙质,气质出众。

不仅如此,她并不目下无尘,反而极会说话,颇为小意。

寥寥几语,齐娘子等她离开之后,让老嬷嬷过来,预备下心爱的首饰衣裳作回礼。

又说锦娘再去见主簿娘子,这位主簿娘子性情温软,娘家姓田,倒似个荔枝美人,皮肤晶莹剔透,眉眼弯弯。

比之方才的齐娘子,这位田娘子显然很好亲近。

锦娘先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