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画的样子,我会先做一套穿,你现在先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到时候只要有人定做,我就要交给你做的。”
朱嫂话不多,但是学起来很认真,锦娘忍不住点头,她不熟悉的地方,锦娘也会立马指点,还让她多保护手,别把昂贵的丝绸勾出丝来。
可惜身上的这套衣裳刚做完,一穿出去就有人要买,锦娘则是来不及看着朱嫂做,就得陪着蒋羡去黄学士家中了。
锦娘和他正好穿着新婚时做的情侣装,二人领抹都是并蒂莲,很有新婚夫妇的样子。锦娘端坐于马车里,对面的蒋羡正看着她,见她这样端庄可爱,这般正经,又想起夜里二人胡闹,真是判若两人。
到了黄学士门口,蒋羡先下马车,随后扶着锦娘下马车,锦娘下了马车之后,深吸一口气。
“十六郎君来了,学士老爷正在堂前,好几位弟子故交都在,就等您了。”下人见他们过来,立马上前道。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看她眼神一直望着自己,似雏鸟似的,他心中揪的一疼,不免道:“我想先带内子拜见师母。”
也有仆妇来接锦娘,不免打趣道:“十六郎您就放心吧,我把您娘子亲自带进去。”
锦娘见蒋羡不放心,也忙道:“你去吧,我跟着这位妈妈进去就好。”
大户人家男人招待男人,女人招待女人,很少混在一起的。锦娘也知晓规矩,就催促他:“你快去吧。”
如此,蒋羡方离开。
锦娘就像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在的时候彷徨不安,家长一走,其实适应的很好。
她过来的时候,黄夫人这里已经有一些女客了,锦娘甚至看到了周四姑娘,据说她也是新婚没多久,嫁给一个外地知州的儿子。
四姑娘也看到锦娘了,她嫁到蔡州月余,公公升任襄州府知府,婆母和黄学士的夫人是表亲,走了这层关系,又她丈夫的确才学不错,拜入黄学士门下。
只不过,没想到在这里与昔日的奴婢平起平坐了。
“黄夫人。”锦娘福了一身。
黄夫人头发花白,身着深紫色的褙子,底下是褐色贴金裙。她看起来笑眯眯的,对锦娘道:“快坐下,十六郎相貌就已经很出众了,不曾想他家娘子竟然这般好相貌。”
锦娘知晓在完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最好少说话,等逐渐熟悉了再说,故而她只是装羞涩,看起来文静极了。
不曾想锦娘的沉默却让四姑娘误以为是她见到了自己这个昔日旧主不安,怕自己说出她曾经做女使的事情,故而不愿意多说话。
她想说这魏锦娘真的多想了!自己可不是那等小人。
第64章
“我这上了年纪, 吃茶也不愿意吃,打扮也不爱了,也就是花花草草让我提起些兴致来。”黄夫人道。
今日这里来的都是黄学士收的弟子的妻子, 年纪最大的也就三十多岁, 都很矜持,并不敢多说什么。
还是黄夫人的长媳宁大娘子凑趣:“娘从银李园移植过来的‘洛阳锦’,同一枝头可以开出紫红、粉白两色花朵, 儿媳听说现在她们取了新名字叫什么‘二乔’。”
二乔的牡丹花在后世当然很有名, 现在却是在北宋刚培育出来。
众人又说一起去看牡丹花,锦娘和四姑娘都走在最后了, 锦娘倒是不觉得自己低周家姑娘们一等,人生本来就有高低起伏, 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在图上看到牡丹是一回事, 真正看到二乔, 十分震撼。
“宁大娘子,我能不能把二乔画下来,若非亲眼所见, 实在是觉得太好看了。”锦娘心想自己若是能画出二乔, 以“洛阳锦”为名头,自己五六月份绣这个就尽够了。
宁大娘子见锦娘初见就面善腼腆,如今却提出这个要求,她们本就是书香人家,自然不无不可。
阿盈随时都背着墨盒和纸张, 锦娘也不需要什么很大的地方, 她本就是“花鸟派”专攻各种花的,对牡丹花的枝干叶子原本就十分熟悉,如今先匀墨后, 画出样子,再用勾线笔勾勒,再开始调色上色。
她一个人慢慢的画了一个多时辰,反应过来时,周围都没人了。
“她们人呢?”锦娘问道。
阿盈道:“仿佛是去那边打花牌了。”
“那咱们也过去吧。”锦娘笑眯眯的。
黄夫人中午宴请她们的菜色也并不是什么昂贵的菜色,但很有福建特色,尤其是牛肉羹,汤色非常清,都看不出什么特色来,不过是几块牛肉、几根细瘦姜丝、一把葱花。但是尝起来,味道浑然天成。
从黄家告辞回去时,锦娘还跟阿盈道:“咱们告诉橘香,也不知道橘香能不能做出这道菜出来。”
阿盈老实道:“恐怕不行,橘香那三板斧,也就咱们几个抬举罢了。”
锦娘掩唇直笑。
出了门,又见到蒋羡立马很关心的看着她,“怎么样?还好吧。”
锦娘镇定自若:“很好啊,我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