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6章(1 / 2)

赵澜起身上前行礼,“瑾之见过老师。”

苏言礼长辈式的点了下头,坐到刚才赵澜坐的位置,“瑾之从京城来?”

“不是,老师,我从北边直接弯路过来。”

“那圣上……”

赵澜回道:“宁家小将军去了边疆守戍,宁大将军与圣上班师回朝,腊月二十六进行登基大典。”

苏言礼一惊,立即起身,“岂不是后天?”

“正是。”

苏言礼提醒他,“那你还不赶紧回京?”呆在这里做什么,一个不小心惹了圣上不快,可不是开玩笑。

赵澜道,“老师,圣上让我过来接你们一起回京,让你们也参加圣上的登基仪式。”

“我……我……”一个外放的七品县官也有资格参加登基大典?

赵澜又道:“老师,你跟尉州县对圣上来说意义不一样,所以我才能弯道过来接你们。”

原来赵澜能过来是这个原因,她就说嘛,此时此刻,怎么能随便出来会小娘子。

有钱难买早知道。

早知道,苏若锦就跟苏大郎安安稳稳的呆在京中的,现在又要折腾一遍。

既然是参加新皇的登基典礼,耽误不得,苏家人马上打典行李,随即上京,留下裴先生与胡主薄打理县衙事宜。

苏若锦问,“上官公子,要与我们一同进京吗?”

皇帝只是让苏大人进京,也没说带人,上官屿谢拒,“多谢二娘子,我只是个没有官职的举子而已。”

苏若锦:……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她只是想让他进京,然后跟小叔……是了断还是啥,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啥跟啥了。

见小娘子微愣,上官屿这才明白小娘子什么用意,他想了会儿,还是摇头拒了,“天寒地冻,还是留在这里,帮照顾一下那些没父没母的孩子。”

“那我就替那些孩子谢过上官公子了。”

“二娘子客气,不过是些小事罢了。”

半个时辰之后,外放近一年的苏家人终于齐齐整整进京了。

连赶是赶,‘平庸’的燕王赵璟在腊月二十六登基了。

年前只余几天,新皇并没设年号,新年一过,大胤朝有了新的年号——祐丰,这一年就是祐丰元年。

为何叫祐丰,上天保祐大胤丰收的意思,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很质朴的一个年号。

皇帝忙登基,苏言礼忙参礼,拜见老师、官场走动,时不时把苏大郎、苏三郎带在身边。

赵澜也被晋王带在身边,苏若锦空闲,得以了解了很多关于燕王之事。

平庸,不过是燕王外披的表象,但他如此表现,目的倒不是为了非要登上皇帝宝座,而是为了自保,为了活到寿中正寝,没想到庸着庸着,竟成了成熙帝唯一还活着的儿子。

第250章 除夕夜

“噼里啪啦”,烟花声彼起此伏,像是在与过去告别。

站在皇城楼门上,看万千烟花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璀璨夺目,把汴京城照得如同白昼。

苏若锦转头朝皇城楼最高处看过去,承祐帝君临天下,俯看众生,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整个京城此刻灯火通明,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承祐中兴由此拉开了序章。

为官十余载,在京十余年,除了中进士进过皇宫朝殿,打马游过御街,此后漫长的岁月,苏言礼连官场的门都没有摸到,一直在士级边缘挣扎生存。

从没想过有一日,能以七品县令的身份,站在皇城楼上跟皇帝一起普天同庆。

苏言礼是激动的,欣喜的,甚至产生了文人的豪迈之气,只要能为大胤社稷兴、为天下百姓谋福,那怕让他做一辈子父母官都愿意。

夫贵妻荣,程迎珍也随着丈夫站到了天下第一尊贵之地,接受城楼下万千百姓瞩目的目光,整个人激动的两腿发软,要不是女儿站在边上扶着她,早就站不住了。

苏大郎内心虽然也很兴奋,但他是兄长,悄悄照顾两个弟弟,小心在皇城楼上失仪,那可了不得。

苏小妹依偎在娘亲与阿姐中间,一双漂亮的鹿眼好奇的看着绽放的漂亮烟花,惊喜连连。

皇帝皇后立了半刻钟便下城门楼回皇宫去了,城门楼上的气氛瞬间自由了很多。

作为曾经幼子老师,晋王对苏言礼很客气,甚至特意问了苏大郎与苏若锦几句,看似寻常的问话,实际上表明了他重视苏家的态度。

晋王妃的态度有些复杂,看似亲近实则疏离,看苏若锦时,明显让她感觉到了王妃的威仪,一种自然而然的高贵疏离的之态。

难不成,她与赵澜只能谈场小小的恋爱?

与熟悉的人打过招呼,晋王夫妇也下了城门楼回王府休息了。

赵澜没跟着回,晋王妃临走之时,再次深深看了眼苏若锦,她规矩礼貌的半低着头,一直等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