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3章(1 / 2)

粮铺跟周围铺子比起来挺大的,围满了老百姓。

苏三郎正在窜条之时,瘦长瘦长的,灵活的很,转眼之间就钻到了人群之中。

苏若锦看得目瞪口呆,看着结结实实的人墙,她挤啊!

好像意识到自己溜的太快,苏三郎又挤出来,“阿姐,我给你开道。”

苏若锦:……有弟弟的感觉真好。

苏若锦一脸高兴,跟着弟弟挤进了人群,看到眼前的情形,脸色瞬间沉下来。

铺子里的伙计与衙门里的衙差扭在一道,说打吧也没打,说没打着,他们相互拉扯着。

裴先生跟一个中年男胖子面对面开战,苏若锦听了一会,听明白了,尉州最大的粮铺——马记粮铺,今天卖了掺砂子的糙面,价格还是一百五十文一斤。

简直就是天价。

老百姓不服,找到衙门,请苏言礼作主,惩奸商。

大概是骂过一个回合了,她爹苏言礼气的脸色发青,要不是书同拉着,估计会跟裴先生一起跟胖子开骂。

苏若锦朝人群看了看,人声喧闹,要不是她站在内圈,根本听不清裴先生跟胖掌柜对骂的声音。

马家肯定是奸商,在粮食里掺砂子也是断子绝孙行为,但是巨大利益面前,商人不相信天下奸商那么多,那哪么巧他就断子绝孙了。

苏若锦没去看马记粮铺,而是找到个衙差,问他,“那个报官的老百姓在哪?”

衙差正在拦往里挤的老百姓,听到县尊千金问话,连忙找到那个缩在人群中的老汉,用手一指,“就是他。”

看到有人指他,老汉又往人后缩。

人老衣破,一副普通老头的样子,可是那左躲右闪的目光,一看就是个油滑的底层无赖。

苏若锦再看围观的老百姓,个个对着苏言礼指指点点。

“当官的不为民,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欣赏他的官威吗?”

“当官的有几个为民的,还不是到一处捞一处,捞足了钱就跑,只苦了我们这些老百姓。”

“谁说不是呢?”有人道,“原本以为卖菜能挣口吃的,没想到铺子就是县令千金开的,他们拿着我们的菜倒手卖到京城,听说一转手就是好多银子。”

“就是……就是……我也听说了,怪不得县令大人敢让荒田长菜,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

第232章 挤人

越往下听,越听不下去。

老百姓?

不是苏若锦想说谁骂谁,要是能让老百姓挣到一口吃的,他们才不管是不县令千金或是其它什么人,只要卖到钱,买到粮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现在他们居然这么‘聪明’,这分明是有人带节奏啊!

苏若锦挪到书同叔身边,“最近发生了什么?”

书同回道,“被革职的主薄与县丞回来了,他们两家是尉州县乡绅大族。”

她就说嘛,这些人想干嘛?干掉苏言礼,他们就能官复原位了?

官复原位之事,显然不可能,那就是第二种可能,他们要拉苏言礼下水,但她爹是个正直的文人根本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他们要把他挤走,然后等朝庭再派人过来,如果再派的人过来还是不听话,那就再搞事,直到遇到听他们话的县令。

也许,上任县令就是这么死的。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地方长官都不是本地人,都是外地人担任。

为什么呢?

本地的人,沾亲带故,很难杜绝送礼之类的事,所以外地的话,关系简单些,但一般副职,会是本地的,这样利于开展工作。

所以从古到今,都有条文明确规定地方长官不但是外地人,而且不能任期太久,或者当他们政绩斐然升职时,一般也不会升在本地,会调到外地升职,以便产生盘根错节的关系,不利于管理。

苏若锦示意书同叔换个位置,她站到了苏言礼身边,低声提醒,“爹,他们故意让人到衙门找到你主张公平,就是为了现在让你站在老百姓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败坏你跟女儿的名声。”

苏言礼也听出来了,他中了别人的圈套,他知道官场不好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混子就能让他中招,恨自己以前没多经事,竟让人摆了一道。

苏言礼看向女儿。

她点了下头。

他几不可见的回应点了下头。

双手负后,一脸严峻,朝裴长序喊了句,“先生,你过来。”

裴长序与胖长柜都一愣,齐齐停了口水战。

他转身到苏言礼身边,拱手道:“大人——”

“按商行的规矩办事,掺一两沙,赔一斤粮,直接让马记粮铺赔,要是不赔,就立案,催他们赔,每天来催一遍,催到他们赔为止。”

裴长序愣的回不过神,看向小娘子,突然领悟,该死的,他怎么就不如一个小娘子通透了,立刻掷声道,“是,大人。”

声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