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朱宝贞,想到朱宝贞,赵禅心里更是一阵担忧,得赶快派人通知她,千万不能回京,否则,怕是也会落入母后的掌控,性命堪忧。
正跟这儿想着,徐瑛突然开了口,声音带着一丝急切:“禅儿姐姐,瑛儿想回府!”
赵禅闻言,脸上微微一怔,徐玟的死讯她早有耳闻。按道理,这等噩耗应当先瞒着徐瑛才是,怎么这孩子突然这般着急要回府呢?
她轻声问道:“瑛儿,陪着礼儿在宫内玩耍不好吗?”
徐瑛眼神带着几分委屈,回道:“禅儿姐姐,上次见到长姐还是在永寿殿呢,这几日没见长姐,我心里头一直空落落的,实在是想念长姐。”说着说着,她的声音竟微微哽咽起来,眼眶也渐渐泛红。
赵禅一时语塞,心中满是纠结。要是徐瑛回府,见到长姐的棺木,以这孩子小小的年纪,又如何能承受得住这沉重的打击呢?
她咬了咬嘴唇,思索片刻后,轻声说道:“瑛儿乖,过两日,禅儿姐姐去跟母后说一声,到时候再带你出宫去见你长姐,好不好?”
徐瑛听了这话,微微低下了头,没有再说话。可那原本明亮的眼睛里,此刻却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哀伤。
第117章
赵禅一出宫,便直奔如意坊而去。
她记得宝贞曾提过,这如意坊是皇姐一手督办的,坊主也是皇姐亲自指派的心腹之人。
宝贞在审理严煜那桩案子时,与如意坊的人有过交集,彼此相识。
如此一来,通过如意坊给远在南边的宝贞传递消息,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赵禅到如意坊时,店内客人众多,颇为热闹。
一个机灵的堂倌赶忙上前招呼,赵禅微微抬了抬下巴,说道:“本……姑娘要见你们坊主。”
堂倌都是从百花楼出来的姑娘,最擅长察言观色。
她瞧着眼前的女子,衣着华丽精致,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贵气,料想必定有些来头,便客气地问道:“敢问客官贵姓?”
赵禅略作思索,回道:“我姓朱。同你家坊主是旧识。”
堂倌一听,忙赔笑道:“朱姑娘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坊主。”说罢,她将赵禅引至一间雅间内坐下,又吩咐人端来一壶上好的香茶和糕点,这才匆匆离去。
没过多久,便有人走了进来。
那人先是打量了赵禅一眼,随即立刻欠身行礼,恭敬地说道:“民女盼兮,见过公主。”
赵禅闻言,心中一喜,知道自己找对了人。
她忍不住开口问道:“盼兮姑娘,你怎么会知道本宫的身份呢?”
盼兮微微一笑,解释道:“方才店内堂倌说有个姓朱的姑娘是民女的旧识,民女认识的朱姓姑娘,唯有朱宝贞大人。可朱宝贞大人如今正在外地赈灾,并不在京中。而公主您气质不凡,容貌与陛下有几分相似,所以民女猜测,您必定是公主无疑了。”
赵禅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对盼兮的聪慧又多了几分好感。
盼兮接着问道:“公主此番寻我,不知有何要事?”
赵禅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郑重地说道:“这封信,想劳烦你派人送往南方交给宝贞。此信关系重大,务必尽快送到宝贞手中。”
盼兮双手接过信,认真地说道:“民女这儿有几位会些武艺的女子,我这就派人去送。公主放心,定会将信件尽快送到朱大人手中。”
赵禅感激地说道:“有劳盼兮姑娘了。”
赵禅心中有事,也无意寒暄,起身便告辞了。
赵禅离开后,盼兮立刻找来两名亲信,给她们安排了上好的马匹,去给朱宝贞送信。
如意坊的姑娘一路快马加鞭,片刻不敢停歇,足足耗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将信送到了朱宝贞的手中。
说来也着实凑巧,南边的水患刚刚妥善解决完毕。
此时的朱宝贞正与其他官员一起,整合完郑宓留下来的兵马,准备一同回京复命。
信是如意坊送来的,寄信的人却是公主,朱宝贞接过这封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慌乱。
朱宝贞展开信纸,公主在信中言明,陛下是如何被逼退位,母后和舅舅打算清算那些追随陛下的官员,还再三叮嘱她一定要赶紧躲起来,千万不能进京。
朱宝贞看完信后,整个人如遭雷击,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公主担忧她的安危,让她远离京中的是非之地。
可朱宝贞的心中,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被囚禁在京内,危在旦夕,她又怎能为了自身的安全,躲在暗处苟且偷生呢?
朱宝贞沉思片刻,此次赈灾选出来的钦差官员,大部分是从翰林院出来的新晋官员,他们满怀抱负,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剩下的老臣也都是真心为民办事的人,此刻正盼着处理好水患事宜后,回京立功受赏。
经过一番权衡,朱宝贞还是决定将此事告知众人。
众人听闻这个消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