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864节(2 / 2)

先解决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等以后暴露的时候,再行解决。

“税法改制,为天下大计。诸卿之言,深得朕心。然朕觉得摊丁入亩没必要行一地试验,当直接施布天下。”

又经过一番谈论后,李瑄准备按照心中的计划实行。

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其宗旨是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家财政,使天下进入良性循环中。

后世摊丁入亩,缴纳的是丁银。现在用绢钱是一样性质。

按照以往的租、庸、调、义仓、户税,这些正儿八经的税收缴纳。

李瑄没有时间去拿一地试验。

即便试验过,将来布告天下的时候,也会使有差池发生。

索性激化除贱为良运动,使摊丁入亩在这种矛盾下进入郡县。

“臣等听从陛下旨意。”

文武百官没有明确拒绝,相较于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使大臣们明显感觉到向下的宽松。

在场大臣不少是士族出身,但他们清楚,连皇帝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士族。

经过造纸术、印刷术、氏族志的冲击,又连续被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等皇帝打压。

让一个士族去反抗李瑄,拿什么反抗?

强权即真理!

李瑄一度扩建军队,扩大锦衣卫的人数,也是为随时应对这些人。

士族能兴起,成为门阀。最主要是垄断知识。

李瑄不认为士族是杀完的。

如果没有造纸术、印刷术,杀光一批权贵,一定还会诞生新一批权贵。

造纸术的应用,使小姓子弟、寒素子弟的崛起,才是士族没落的征兆。

历史上大唐的牛李党争,何尝不是士族与寒门的较量?

从此就能看出,士族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李瑄提前十几年,利用高力士布局雕版印刷术。又结合喜爱“盛世”的李隆基设立乡学。

再加上他对科举的改革。

寒门出贵子,蔚然成风的格局,已即将形成。

蝴蝶效应下,一个不经意的政策,就能影响千千万人。

“摊丁入亩之事,由政事堂宰相总览。卿等组织监察御史,以组为效应,监察地方,督促常平新法事宜。”

李瑄将此事安排给五位宰相。

现在御史台改制,监察御史从十五名增加至三十名。

即三十个巡视组。

且监察御史从八品小官,提升到正六品上,属吏增加十人。

以证明李瑄对监察的重视。

同时,监察御史的升任,大部分从县令中提拔。

优秀的县令,提拔为监察御史,借助县令对基层地方的了解,更容易得知其中的门门道道。

如果在监察御史上优异,直接提拔为太守。

这种升迁机制,会促使监察御史兢兢业业。

“臣遵旨!”

五位宰相出列领旨。

虽然李瑄以天策府、秘书监、锦衣卫实施自己对国家的绝对掌控。

但李瑄一直以内政交给文武大臣打理。

在处理政务上,他并没有独断,一些奏折,他认为简单,且没有争执的,会直接签字。

如果有争执,他就会画上圈,送往政事堂。

“当今天下,朽木为官者,比比皆是;禽兽鱼肉地方,枉食俸禄。这些官吏自开元以来,就已滋生,他们如附骨之蛆一样,吸取国家的养份,对百姓敲骨吸髓。以至于有些地方民不聊生。”

“天宝三载时,朕前往江南东道剿灭海贼吴令光。区区一贼寇,既无谋略,又无武功,数百人而已,无片甲遮身,竟横行十年。那触目惊心的案例,诸卿应该清楚。百姓如置身于人间炼狱之中,朕杀豪强,竟还有言朕之过错。那时候,他们对朕的攻击,何尝不是怕自己临祸?”

“官官相护,他们不是为国家百姓而劳,而是自己家族而禄。此类衣冠禽兽,当尽早除之,以免继续为祸。以后朕不想听到类似于功过相抵,祖上有德之类的奏书,官吏犯罪,罪加一等。”

“朕言之已多,如何将此蠹虫从一些贤臣干吏中纠出来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