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857节(2 / 2)

放在心上。

再过几年,她就会明白她的父亲是多么伟大。

“拜见陛下……”

李适之未在前厅,而是在前厅门前,等待李瑄到来。

尘埃落地,他终于可以放下心。

毕竟他的儿子干的是小宗代替大宗的事情。

但李瑄的掌控,让李适之觉得自己瞎操心。

文武大臣,一个个精明强干。

就比如中书侍郎刘晏,频频整治保守派老臣,使中书省稳如泰山。

他和门下侍郎杨绾一起,辅助尚书省,执行策令。

不单单是武将,李瑄识中的文臣强健有力,不仅保持相对的清廉,还使李瑄节省诸多力气。

“是我要拜见父皇。”

李瑄放下李蓁蓁,赶紧向李适之回拜。

“这从何说起,陛下登基以后,当立刻封圣人为太上皇,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正统性。”

李适之诧异,向李瑄说道。

七郎是李隆基的义子,虽是名义上的,但以此成为太子。

按理说七郎一定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不能落人口实。

对李适之来说,看到儿子登临皇位,他已经心满意足。

他有没有“太上皇”的尊称都一样,谁还敢因此不尊敬他?

“我欲同封父亲和圣人为太上皇,自然可称父皇。”

李瑄向李适之回答道。

可以有两个太后,就可以有两个太上皇。

太上皇,即皇帝的父亲。只是一个称谓,没有实权。

李瑄只要在太上皇前加尊号,就是两个太上皇。

他立禅位的李隆基为必然的,他是太子,不是异姓王。不能贬李隆基为王侯。

大唐以孝治天下,作为孝子,将生父立为太上皇也无可厚非。

封太上皇后,也可以接李适之到皇宫居住。

“陛下要多加考虑,朝野少一些争论也好。”

李适之劝说李瑄三思。

“父皇相信我,百姓只会称赞此事。”

李瑄握着李适之的手说道,让李适之不要多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