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83o节(2 / 2)

夜之间,就会如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

“拜见秦王!”

在皇城朱雀门前,宰相李岘率领文武百官向李瑄拜道。

“诸位免礼!”

李瑄下车后,让李岘等不必多礼。

“刚闻秦王天街遇刺,弩至车上,惊险万分。幸有天眷,使秦王未有闪失,否则地陷天塌矣!”

李岘再次向李瑄拱手道。

李瑄遇刺后,依旧没有加快马车速度,文武百官在李瑄到朱雀门前得知。

叛乱虽平,但国家未尽安定,想恢复开元鼎盛,还需秦王坐镇,百官齐力。

一旦秦王有所闪失,天下一定会再启战端,永无宁日。

大唐经不起那样的折腾。

同时,文武百官也在猜想谁在刺杀李瑄。

能弄到手弩的人,一定不会是普通权贵,听说刺客还无比英勇。

“古人云,执行天道的人,必会有所福报。本王为天下苍生,刺杀我者,逆天而行,怎能成功?诸位好意本王心领,不必为我担心。”

李瑄向李岘和众大臣回道,然后话锋一转:“诸位请随本王到尚书省的议事厅,得听两京状况。”

大臣们见李瑄豁达,便不再纠结刺杀之事。

时已至下午,李瑄与文武百官不商议政策,他只是听李岘等官吏汇报长安要事和地方事宜。

朝廷已可以与天下所有郡县取得联系。

最起码没有明面上反对李瑄的太守、县令。

最多只是阳奉阴违,借助山高皇帝远,搞自己的小圈子。

别说锦衣卫未完成组建,即便完成,也不可能杜绝这样的事情。

历史已经证明,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只有永不间断地改革。

长安有李瑄的禁军把持,在李瑄离开后,没有人敢明面上闹事。

政令能有效施展。

李瑄的基本盘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最为稳定。

天将军的余威在,西域三十六国恪尽职守,听从颜真卿的调令。

长安的丝绸、货物,通过河西走廊源源不断地交易。

当然,积弊的问题也在,全国的常平粮仓,甚至义仓都有告急的现象。

户口雕敝,户部一时间难以统计。且户口等级混乱,有些明明是上上户,却报为下下户,官商勾结,瞒天过海,躲避赋税。

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税收。

李瑄只是让宰相和大臣们商议具体方案,集思广益。

实际上李瑄已经有变法策略,但他没有声明。

与李岘研究的行省制度和增设为九部要等五年以后。

在这五年时间,他要完成三件事情。

第一,全国的义仓粮食平均下来够人均一石,每郡每县都要有标准,防止自然灾害时,缺乏赈灾粮食。

第二,常平粮仓,可供常平新法,且能完全常平粮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