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768节(1 / 2)

李瑄清楚在安禄山心中,性命永远放在第一位。

历史上,如果不是潼关被崔乾佑攻破,安禄山早就跑回范阳固守。

“秦王要亲自出征吗?”

李隆基忽然眼神闪烁地问。

老皇帝想着如果李瑄离开,他是否会多一些机会。

“可能会吧!”

李瑄微微一笑,模棱两可。

他就算出征,李隆基、李亨父子也无半点机会。

但掌握权力的人,失去权力,又怎能甘心呢?

“观武之前,臣有一事相请?”

李瑄又向李隆基说道。

“秦王有何要问?”

李隆基微微皱眉。

“臣现已是秦王,臣的妻子为王妃。但臣的父亲还只是宋国公,这不是孝子的行为!请圣人下诏封我父亲为陇西郡王。”

李瑄向李隆基回道。

“朕准封!”

李适之封王是必然的事情,现在的李隆基无法阻止。

两人各怀心思,乘龙辇到龙首原上。

“圣人至……”

“秦王至……击鼓!”

“咚…咚……”

李瑄到来后,龙首原上缓慢有节奏的鼓声响起。

李隆基站在龙辇上放眼望去,波澜壮阔,一览无遗。

旌旗猎猎,战鼓擂擂。

只见安西、北庭的将士们身着锃亮的明光甲、鱼鳞甲、锁子甲,手持锐利枪槊、兵刃,队列整齐,如钢铁长城般屹立。

大多数士卒下马,分成数十个方阵,接受秦王和皇帝的检阅。

他们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这些跟随着李瑄西征大食的士卒,对李瑄敬若神明。

李瑄赏罚分明,使他们迫切想要立功,得到奖赏。

但凡有点远见的将士,都明白现在的李瑄今非昔比。

平定叛军,他们可能是“从龙之功”,凌烟阁上,少不了他们的名字。

封侯拜将、名垂青史的荣耀,备受鼓舞。

“拜见秦王!”

“拜见圣人!”

骄阳似火,将士们大汗淋漓,高声长喝,龙辇穿梭一个个方阵。

李瑄身穿金甲,每每伸手示意。

滚滚杀气,让李隆基瞪大双目。

阳光下,士卒手中的刀枪闪耀着寒芒,每一名士卒,犹如劲松一样笔直而立。

李隆基无比惆怅。

与曾经保卫他的禁军相比,就算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一眼看出高低。

这些曾是属于他的军队啊!

他自以为是,以监军制度掌控军队,实际上边军早已脱离掌控。

使世人知道“节度使”制度,虽然能强大边军,但迟早自掘坟墓。

“守卫国家的时候,他们是一面坚盾。为国出征的时候,他们是一柄利刃。以此众战,所向无敌,圣人尽管安心在兴庆宫中颐养天年,将平叛的事情交给我们去做。”

李瑄大有深意地向李隆基说道:“国家巨细,不要再想着操劳,否则害人害己。”

这是他带李隆基观看阅兵的主要目的。

才几天时间,李隆基就试图让心腹宦官,打听外部消息,联系一些老臣。

这些李瑄都看在眼中。

李隆基要甘于寂寞,就不会是李隆基了。

老皇帝虽然年纪大,经受打击。但身体还不错。

醉生梦死后,他的精力无法挥洒,是以想法很多。

“朕不明白秦王在说什么。这是精锐之师,秦王当以左藏库绢丝奖励!”

李隆基心一虚,但他死不承认自己派遣心腹宦官帮他打听消息,岔开话题道。

“我代士卒谢圣人的赏赐!”

李瑄一定会奖赏士卒,再行进军。他指着李嗣业率领的队伍又向李隆基道:“这是陌刀,人马俱碎。曾经强大、令人心颤的骑兵,全部都倒在他们的刀下!”

此时,李嗣业麾下的安西陌刀队已完成换装。

他们披着鱼鳞重甲,兜鍪上有面护,只露出一双眼睛。手持的大刀是军中最凶猛的杀器,李隆基看一眼都觉面色苍白。

“陌刀军一起,竟如此雄伟。”

李隆基在战报上多次听过陌刀军。

他也幻想着检阅陌刀,不曾想是以这样的方式见到。

“轰隆隆!”

就在这时,蹄声如雷,大地在摇晃。

龙辇已经越过步兵方阵,但见一列列骑兵如旋风般疾驰而来,骏马雄健,四蹄翻飞,扬起阵阵烟尘。

西域铁骑身着威武的大唐明光甲,手持长枪。一个个目光充满杀气,像是准备冲向敌阵一样。

数以万计的马队奔腾,但又非常整齐,气势如虹,铁蹄踏地之声震人心魄。

“呜呜……”

号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