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拍着栏杆吼道。
他死心了,这不是官吏们的过失。
平安火未报平安!
谁知杨国忠刚好前求见李隆基。
“陛下,陇西太守传来消息,声称一队轻骑正马不停蹄地向长安而来,好像是李贼的麾下。这些轻骑大概数千,一人三马,日行百里,像是要突袭长安……”
李隆基还未将“平安火”的事情告诉杨国忠,而杨国忠却先出说一个让李隆基呆若木鸡的消息。
他捂住胸口,呼吸都停止,全身冰凉,双眼也一片昏,眼角湿润。
他想说什么,张口结舌,一时竟说不出。
抬起手的时候,手也颤颤巍巍。
“陛下……”
高力士赶紧上前扶正李隆基,十分担忧接连被打击到的李隆基。
杨国忠也担心李隆基的身体,他凑上前,自己的身家性命,寄在李隆基身上。
如果李隆基有闪失,那些人会将他吞得连骨头都不胜。
他也怕李瑄,那数千轻骑,或许已经进入京兆地区。
杨国忠甚至觉得来自李瑄的威胁会更大。
陇右已经被李瑄掌控,李光弼和郭子仪的援军,一定无法回援。
新兵更来不及招募训练。
李隆基被高力士和杨国忠扶着到榻上片刻后,终于能再次开口:“骊山烽火台未有烟火升起,潼关可能已经失去。西有李贼,东有安贼,天亡我也!”
御宇近五十年,到头来会被这种突袭打断。
纵然大唐江淮、山南、岭南、剑南难还有众多郡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一世英名,穷途末路了吗?
先不说李瑄在哪里,潼关被攻破,三百多里,叛军骑兵两天内就有可能到达。
“圣人,大唐还未到绝路,挫折只是一时的,等天下义兵勤王,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正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李贼和安贼不得人心,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杨国忠相比李隆基,言语稍显平静。
他求见李隆基之前,就有自己的计划。
“国忠有什么想说的。”
李隆基急问。
“圣人可以离开长安入蜀,在蜀地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