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576节(2 / 2)

群起反抗,是必然的趋势。

只要坚定意志,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李瑄第一次建议,趁边地无战事,调离二十万边军,进入中原。

随时准备镇压,避免乱象。

李隆基认为李瑄偏激,不予采纳。

这也是李瑄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变法想要成功,就必须有军队镇压。

李隆基不同意,就是错失机会。

在十一月初的朝会上,李瑄再次提出调离军队入中原、江南,准备实施新法。

得到一定朝臣的支持!

但李隆基继续否定。

杨国忠私下还向李隆基说李瑄图谋不轨。

但李隆基没有相信。

因为李瑄希望调遣的兵马,不止有河陇军,还有大量的河东军朔方军,以及范阳军平卢军。

李瑄现在没有兵权,别说范阳平卢了,就是河陇也控制不了。

到了十一月,向朝廷告急的地方越来越多,全是常平粮仓被借空。

虽然支持李瑄的郡县不少,但这些足矣引起天下的恐慌。

还有许多豪强已经放弃耕种自己的土地,上书骂李瑄是奸相。

更有甚者,请求斩李瑄!

每日的奏折,让李隆基不胜其烦。

他想去华清宫,却因为这些事情,无法动身。

杨国忠最近一直在李隆基面前,说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不可取,所以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趁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还未实施,应该尽快废除。

虽然李瑄说得很漂亮,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确实利国利民。但李隆基觉得杨国忠说的不错,当前的大唐,可能不适合一条鞭法和考场法。

李瑄描绘的蓝图,太过理想化。

十一月中旬,河北安禄山呈上“万民书”,向李隆基传达民心,说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会使官吏折腾百姓,使百姓民怨沸腾。

因为常平仓缺粮,官府无法常平粮食,商人借机起价。

山南,江南,岭南,河北等道,斗米百文。

飙升十倍。

许多地方百姓买不起粮食,竟为盗贼。

而市场一被打乱,即便有一些尊从朝廷的郡县,也无法控制。

杨国忠趁机又向李隆基说,李瑄只适合打仗,治理天下时,太年轻,又没有底蕴。

天宝九载,十二月五日,焦头烂额的李隆基准备朝会,问李瑄的失职……

因此一条鞭法和考场法,使李隆基今年无法前往华清宫,甚至连陪玉环娘子的时间都变少了,他的忍耐到了极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