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做这种事情,应该是亲卫自作主张,遂令杨度支带人将安将军的亲卫抓起来审问。臣特意吩咐杨度支切不可为难安将军,只是调查亲卫即可。”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特意强调只是去问询安禄山的亲卫,不关安禄山的事情。
“禄山的亲卫,待遇不薄。他们铤而走险去抢金银珠宝,是否会有误会?”李隆基向李瑄说道,有为安禄山求情的意思。
“回圣人,据说被抢走的东西价值数十金,需搜查一下,看看那些东西是否在安将军亲卫身上。如果没有,就治商人的诬告之罪。”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暗示自己对这种小事不怎么关心,该怎么问,让杨钊上便是。
李隆基点了点头,觉得李瑄说得有道理。
他没有强求李瑄直接释放安禄山的亲卫。
等李瑄离开的时候,李隆基才让安禄山出来,安抚他回家,让他不要多想。
安禄山走得时候不断抹眼泪,仿佛如一个忠臣被陷害一样。
翌日下朝,杨钊向李隆基禀告:“启禀圣人,已经从安将军亲卫身上搜查出被抢走的金银。”
“他们已经承认了吗?”
李隆基向杨钊问道,心中也微微生气,昨天他还以为是误会呢!
“回圣人,为首的两个亲卫并不承认,他们只说所有金银珠宝都是从地上捡的,而非拦路抢劫。”
杨钊向李隆基回答道:“而商人却认出是其中的两名亲卫将他们堵在深巷,并威胁他们将所有金银珠宝交出来,扬长而去。”
这是杨钊设下的套,在安禄山的两名亲卫出府的时候,利用人心的弱点,引诱他们捡起故意扔在地上的金银珠宝。
只不过一下牵连数十名亲卫,是有意而为之。
将安禄山面子扫尽……
第283章 安禄山与杨钊不死不休
“长安比肩接踵,挥汗如雨,金银珠宝那么容易捡来吗?”
听到杨钊的汇报后,李隆基怒形于色。
他被逻辑带偏,自然而然认为从安禄山亲卫搜到金银珠宝,就一定是他们所为。
至于口口声声所说捡来金银珠宝,一定是狡辩,想减轻责罚。
在大唐,抢劫数十金这么贵重,必然是死罪。
《捕亡令》规定阑遗物必须交还原主,拾得人负有送官义务,而无获得其一部份为己有的权利。
修改以后的《唐律疏议·杂律》规定:“诸得阑遗物,满五日不送官者各以亡失罪论;赃重者,坐赃论。私物,坐赃论减二等。”
意思是,凡拾得遗失的官物和其他财物的,满五天不送官府的,如果是官物的,各自以犯遗失官物罪论处;计赃论罪重于遗失官物罪的,以坐赃罪论处。如果是私人财产的,依坐赃罪减二等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