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起身回到李隆基身旁拱手一礼。
“太上玄元皇帝说‘大音希声’,庄子说‘至乐无乐’,七郎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李隆基用他信奉的道家去举例,代表他对李瑄琴曲的认可。
“多谢圣人赞扬。臣需纸笔,将去年中秋在边塞的词写下。下等之作,一直未敢示人,今曲已出。臣也不怕被议论了。”
李瑄准备正式将《水调歌头》写出。
“取笔墨纸砚,翰林学士准备抄录!”
李隆基再次对高力士吩咐道。
由于对李瑄的自信,他认为李瑄填词就算比《江南春》差,也差不到哪去。
值得让所有宾客一观。
杨玉环亲自将玉案上的水果、点心拿起来,递给宫女。
为李瑄留下空间!
她又拿起烛火,为李瑄照明。
笔墨纸砚上来后,十几名翰林学士携纸笔在一旁。
他们将纸放在宦官的背上,随时落笔。
参宴者得知李瑄要为刚才所奏曲填词以后,纷纷起身扬着脖子看着李瑄所在方向。
这无一不表明李瑄的声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瑄蘸了蘸墨水后,开始在灯烛下的白纸上,龙飞凤舞。
开场惊艳。
杨玉环随着李瑄落笔一字一句轻念。
而李瑄写完一句,高力士大声念出。
翰林学士心中一惊后,立刻在纸上抄录。
“第一句是什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靠近的公卿,能听清楚,他向身后的人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本要等翰林学士抄录后传阅,现众人却被开头牢牢吸引。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