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469节(1 / 2)

李瑄向李隆基解释裸鲤。

在青海也有一种裸鲤,也被称为湟鱼,平时生活在咸水中,产卵的时候顺着淡水河流回游。

“那我可要好好品尝一番。”

李隆基看了一会裸鲤,心中不禁期待。

在高力士的示意下,几个宦官带着裸鲤离去,准备制作鲜嫩的鱼脍。

鱼是否鲜嫩美味,在鱼脍上最能体现。

旁边的安禄山看到此情此景,虽然脸上还挂着笑容,然心中万马奔腾。

不论是赞普金箭的贵重,还是柏海裸鲤的寓意,都不是人参可以相比。

大唐权贵追逐人参,认为人参能延年益寿,然圣人并不缺少。

安禄山以为他献的人参古今少有,实际上李隆基见过类似大小的。

眼见李隆基眼中的喜悦,安禄山只能祈祷李瑄这小子如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

在安禄山眼中,李瑄就是他最大的的敌人。

周围的其他大臣默然,李瑄太能投其所好。

但大臣们还无法指责李瑄。

赞普金箭,是李瑄在战场上缴获的。迟早要交给李隆基,但李瑄选择在李隆基的千秋节,呈上赞普金箭。

而柏海中几条鲤鱼,又不需劳民伤财。

真要论价格,可能还不如李岘奉上的一段丝绸。

自古清廉刚正的官吏,多爱惜羽毛,会犯颜直谏,搏取声望,从不阿谀奉承。

而李瑄的事迹,怎么看都觉得他会是一个如百炼精钢一样的臣子,但他将圆滑发挥到极致。

刚柔并济的李瑄,让李林甫觉得将李瑄赶出长安,保住大唐社稷很困难。

前日的右相府与大臣相会后,陆续又有诸寺长吏,甚至杨锜、杨铦都向他示好。

让李林甫有自己是忠臣的错觉,在心中认定李瑄会祸害大唐。

于公于私,他都要制止李瑄。

随后,李隆基带着李瑄与威望极高的大臣问礼。

这也是历来的规矩。

带着李瑄,代表对李瑄的宠信。

连安禄山都没有这种待遇。

安禄山只能在杨玉环的坐位前,讨好杨玉环。

虽然安禄山死皮赖脸地认杨玉环为母亲,但杨玉环此时很不耐,只是敷衍安禄山,她想静静地看李瑄的方向。

好似自她到来以后,李瑄没有把目光停留在她身上一瞬。

“裴留守,此为李七郎,当世的英俊,有宰相的资质。”

李隆基拉着李瑄,向裴伷先说道。

已经八十岁的裴伷先能从洛阳过来,参加他的千秋节,让李隆基很喜悦。

所以第一时间慰问裴伷先。

现裴伷先是洛阳的留守。

裴伷先当了三十多年的三品大吏,在大臣中有非常高的声望。

“几年前天水王剿灭海贼吴令光时路过洛阳,臣与天水王有一面之缘,人杰至此,为大唐的福气。”

裴伷先向李隆基拱手一礼,缓缓说道。

如裴伷先这样的老臣,就如当初的贺知章一样,李林甫但凡有点脑子,都不敢加害。

“七郎欲将天宝胜开元,您老保重身体,看大唐的繁华。”

李隆基握住裴伷先的手说道。

“天水王的眼神中有一种坚定的气质,他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动摇决心。天宝胜开元,一定可为。”

裴伷先衷心地祝愿。

到他这个年纪,半截身体已经埋入黄土。想知道后面的事情已经很难了。

不过他已经确定,李瑄必要拜相。

因为李隆基竟公开说李瑄有宰相的资质。

若这样的话,李隆基私下对李瑄说说,只能是夸赞。

而当众说,这是故意如此,为李瑄造势。

已经在向群臣释放讯号,李瑄随时会被拜为宰相。

毕竟李瑄刚及冠,这种年纪拜相,要让大臣们有心理准备。

“宴会之上,好好照看裴留守。”李隆基特意吩咐两个内侍,专门由裴伷先使唤,以免裴伷先有不方便的地方。

由此可见对裴伷先的尊重。

“多谢圣人,祝圣人长命百岁。”

裴伷先对李隆基朴实祝福。

“裴老也要注意身体!”

李隆基离开去慰问其他老臣的时候,李瑄向裴伷先一礼。

“开元胜天宝,要做许多。两条政策远远不够。”

裴伷先低声向李瑄说道。

“在我心间,有策数十。当策令实行,天下太平。”

李瑄向裴伷先回复道。

“时机不至。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裴伷先引用《左传》的话,慎重地向李瑄提醒。

这两日,长安王公贵族中都在传李瑄要变法,坏大唐的根基。

李瑄是不甘寂寞的人,王公大臣仅从李瑄颁布的一条策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