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456节(1 / 2)

李隆基能成为第二任天可汗,意义重大。

而李隆基称天可汗的大部分功勋,也会算在李瑄头上。

“天水王言之有理。”

陈玄礼点头。

由于车子速度不快,二人边走边聊,黄昏之时才到达长安城宁德门。

这里的不远处,已经搭建好营寨。现已禁止百姓、商人通行。

等明天卯时的时候,就能带着尺带珠丹走在朱雀大街上。

类似的场景李瑄经历过。

他的功勋一次大过一次,走这种过程是必然的。

实际上,李隆基炫耀金银珠宝的方式,李瑄觉得不妥。

又不是分给百姓。

把金银珠宝拉出来溜一圈,然后充入自己的国库中,这不是让人眼红吗?

但李瑄不会去劝说李隆基,给自己找不自在。

晚上的时候,李瑄获得崭新的特制山文铠甲,金袍玉带都是少不了的。

宫人又送来御膳珍馐。

供李瑄和安思顺、南霁云等将领食用。

夜色降临长安城,鼓散人绝,九衢唯月。

李隆基按捺住激动。

杨玉环按捺住心动。

李瑄的家人按捺住思念。

长安的百姓、文人士子,等待着天亮,瞻仰天水王的英姿勃发,也想看看吐蕃的尺带珠丹是何人物,竟能与大唐争斗四十余年。

“咯咯……”

随着城内的公鸡鸣叫,黑暗被驱逐,天微亮,李瑄就起床洗漱。

他在宫人的侍奉下,换上崭新的盔甲。

南霁云、哥舒翰、王难得、安思顺、李光弼、程圭、李朱师等人,穿戴的整整齐齐。

他们的心境各不一样。

李瑄的汗血宝马,也被重新装上金垫玉鞍。

“咯吱……”

庄严的明德门缓缓打开。

“宣天水王李瑄献俘于兴庆宫外墙花萼相辉楼下……”城墙上,陈思礼大声一喝。

仪仗队率先进入朱雀门中,各种乐器的音符,飘荡在长安的上空。

然后是金银珠宝,一车接着一车,排列整齐地入明德门,进入朱雀大街。

隔着城墙,能听到如雷鸣般的喝声。

城内的百姓被一车车的金银珠宝惊到。

车辙辘辘作响,一直穿过二百车的金银珠宝。

这些是吐谷浑、党项、通颊等国家百年的积累,全部展现在长安百姓的眼中。

一小部分人会想这些金银珠宝会用在哪里?

用在修道路、修水利上,能使百姓富足。

只有极少数人感慨这些金银珠宝要落在杨氏手里。

延祚和安义两坊之间的朱雀大道上,李瑄隆重登场。

前后都是羽林军拱卫。

而宽阔的朱雀大道上,还有金吾卫拱卫,让百姓无法太靠近。

也防止有人对李瑄做出危险的举动。

第一次在万众瞩目中踏上朱雀街的时候,李瑄十七岁。

现李瑄二十岁,刚刚及冠!

一如既往的英武,曾经见过李瑄的人觉得李瑄更为成熟。

第一次见李瑄的人,都产生先入为主的念想,认为李瑄充满王者之气,举手投足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哪个是天水王?”

“领头骑白马的便是。据说这是圣人赐予的汗血宝马,出自西域。”

“他就是万军之中斩将如探囊取物的天水王。不流露表情,就绝世无双。”

“生子当如天水王!”

“大丈夫当如此,马上封王,死而无憾。”

“超过卫霍的功绩,当封王!”

“天水王生擒吐蕃赞普,不是说要在今日向圣人献俘吗?”

“别急!吐蕃赞普一定还在后方……”

而李瑄一人的光芒,将获得英雄勋章的将领掩盖。

李瑄的事迹,让麾下将领沦为陪衬,不论走到哪,都是聚焦的中心。

依然是无数的少女爱慕,少年仰慕,不可自拔。

特别是在常科、制科先后开始科举,使长安汇聚天下的文人士子。

有的文人士子感叹,他们还未开始入边塞,李瑄就将军功立完。

李瑄把吐蕃和回纥打得老老实实,现在想跟随李瑄,也已经晚了。

边境无事可图,只会白白耗费青春。

在光行坊的巷口,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目光好奇地看着李瑄慢步行走在大街上。

古往今来,多少名将终其一生未达到这样的荣誉?被李瑄在及冠之年拿下。

饮马黄河源头的意义,远大于封狼居胥。

“此次制科,我必拔得头筹。”

男子握紧拳头说道。

“杜二,你要有本事,就去参加常科。即便制科得官,也会被进士看不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