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394节(2 / 3)

八旗仍在,寸土未失,我大汉想要平定虏寇,至少需五年之功。”

“五年?”太上皇闻言,目中燃起的光芒重又熄灭,喃喃道:“这么久吗?”

他的身子骨儿还能撑得了五年吗?

贾珩道:“女真割据辽东,非止一日,已然成了气候,想要平定辽东,我朝廷起码还要打上两三次仗,才能彻底大功告成。”

其实未必有这么久,但料敌从宽。

太上皇叹了一口气,黯然道:“欲速则不达,灭一国何其之难,没有年,怎么可能?”

虽然心头知晓现实,可仍是忍不住想要活着见到辽东重回大汉手中的那一天。

冯太后宽慰道:“只要我大汉这般下去,说不得能提前扫灭辽东,陛下也不用太过忧心了。”

太上皇苦笑一声,面色却现出愁闷。

看来他是要带着辽东失陷的污点去见大汉的列祖列宗了。

太上皇收拾了心绪,问道:“朕听说你提出了新政四疏,建言在我大汉推行一条鞭法、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策。”

这位太上皇虽然退位至重华宫荣养,但其实并不忘关注朝局变化。

贾珩道:“国朝立国已有百年之久,积弊至深,尤其地方豪强士绅,大肆兼并土地,奸猾之吏盘剥百姓甚重,而新政四疏之一条鞭法以及摊丁入亩,意在纾解民困,增加国库财用。”

太上皇沉吟片刻,说道:“一条鞭法尚可,而士绅对摊丁入亩,定然怨声载道。”

贾珩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彼等如是螳臂当车,自然化为齑粉。”

太上皇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与咸宁她父皇都是心怀壮士,大汉复兴为期不远了。”

只是他已时日不多,是见不到大汉重新强盛的那一天了。

咸宁公主在一旁听着,看向那少年的清眸熠熠闪烁,目光渐渐痴迷。

一旁的李婵月也不遑多让,星眸宁静地看向那少年。

冯太后看向贾珩以及咸宁公主与李婵月,说道:“等会儿上皇也要歇息了,你们跪安吧。”

“那微臣告退。”贾珩躬身行了一礼,低声道。

咸宁公主从绣墩上起身,与李婵月向着冯太后以及太上皇行了一礼,随着贾珩返回重华宫。

太上皇叹道:“朕真的再想活个年啊。”

他的身子骨儿,他自己也知道,多半是熬不了多久了。

冯太后幽幽道:“活不到也没事儿,等辽东平定,定然是要祭告太庙的。”

太上皇:“……”

“娘娘,药膳好了。”一个女官轻声说道。

冯太后接过药膳,拿着勺子轻轻吹着热气,递将过去,轻声说道:“用膳吧。”

太上皇转过身去,低声说道:“朕不饿。”

冯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轻轻吹了勺子上的热气,道:“想多活年,”

许是药粥的香气勾动了老人的食欲,转过脸来,问道:“晋阳去了江南怎么还没回来。”

冯太后递将过去勺子,轻声说道:“说是在南省处置内务府海贸的事儿。”

太上皇叹了一口气,说道:“难为她了。”

为着老四谋算老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要继续为老四打理着内务府。

……

……

另一边儿,贾珩与咸宁公主、李婵月出了重华宫,沿着宫道向着坤宁宫而去。

因为崇平帝与宋皇后,端容贵妃设了午宴,招待着贾珩以及咸宁公主与清河郡主。

待陪着帝后妃等人用罢午膳以后,贾珩与咸宁公主、李婵月也没有多留,一同出了宫苑,乘上马车,随着马车辚辚转动,街道的喧闹声由远及近。

咸宁公主将螓首靠在贾珩的怀里,弯弯柳眉之下,清眸晶莹剔透,柔声说道:“先生,等会儿我和婵月去见见秦姐姐她吧,也好敬杯茶。”

贾珩道:“嗯。”

昨天大婚,也不知可卿在家有没有胡思乱想着,这要在后世就妥妥的孕期出轨,净身出户。

李婵月拉过贾珩的另一只胳膊,似看出那眉眼间的担心,柔声说道:“先生不在的时候,我和表姐也去看过秦姐姐好多次呢。”

贾珩转头,抚了抚少女的刘海儿,笑道:“那等会儿一块儿去见见,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虽说是一家人,但如此多的钗裙环袄,仍难免各有各的圈子,想要完全一团和气根本不可能。

咸宁眼中估计也就只有一个可卿,顶多加上出身清贵的黛玉,其他哪怕是宝钗,在咸宁的眼中,说的难听一些,可能就只当是自家男人平常消遣的玩物。

这就是天潢贵胄。

现在其实还好,起码没有争斗,天长日久就难说,可以预见,将来一些明争暗斗是免不了的。

这都没有说外有甄晴,内有甄兰等人虎视眈眈。

宁国府,后宅花厅——

入目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