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这卫国公旗帜鲜明地反对着一条鞭法,以其在中枢对天子的影响力,只怕一条鞭法还要命途多舛。
然而,目光接着往下看去,心神就是一惊。
只见其上提及,“是故,以废两改元解匮银之忧,以火耗归公备奸猾之吏欺上瞒下,可解此两厄。”
高仲平此刻已是心神震撼,继续往下看去,其上细说了火耗归公、废两改元的施策内容。
高仲平面色微凝,眼眸已经瞪大,心神震惊莫名。
“东翁。”邝守正面色关切,轻声问了一句道。
高仲平此刻颌下的黑色胡须都在微微颤抖,几乎是迫不及待向下看去,待字迹映入眼帘,更是心神颤栗。
其中更是提到了一项新政,“摊丁入亩!”
此法配合清丈田亩而用,几乎可以说是一柄利剑,使国库收入翻两番都不成问题。
高仲平阅览而罢,只觉面颊微红,目光深凝,脑袋都有些晕,分明是刚才一时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甚至有些缺氧。
邝守正与吴贤成见此,面面相觑,已是被吊足了胃口。
“卫国公之才,经天纬地。”高仲平威严面容上见着默然,虎目咄咄,忽而感慨,心头甚至生出一股心灰意冷。
世上竟有如此王佐之才?而且未及弱冠,此外,在兵事一道更是将略无双?
高仲平一时间倒没有许庐的心思,此子之才非人臣可具,只是颇为惊讶。
事实上,这是站在历史下游,号称集封建王朝之大成的满清新政,可以说为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刻被贾珩一揽子兜售出来,所造成震撼自非寻常可比。
而这会儿,邝守正、吴贤成已经被高仲平的惊讶神色吸引了目光,盯着高仲平手中的邸报。
“东翁,这邸报上可是提及了最近的朝局?”邝守正儒雅面容上现出关切之色,问道。
高仲平回转过神思,轻声说道:“你们也都看看吧。”
说着,将手中的邸报递送一旁的小吏。
小吏接过邸报,转身给着邝守正、高贤成等一干幕僚传阅。
而高仲平端起一旁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思量起贾珩其人。
第1015章 这个卫国公,太阴了!
两江总督府
一众幕僚将手中的邸报传阅而罢,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主簿邝守正倒吸了一口凉气,捏着邸报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四条新法?那东翁一条鞭法又置之于何地?
通判吴贤成也手捻颌下胡须,灰白眉毛之下,苍老眼眸中满是震惊之色。
当看到火耗归公之时,吴贤成眉头紧皱,忽而想起在四川总督衙门时,前往川东调研一事,记得当初地方县官都提及火耗一事,因为收缴上来的碎银成色以及重量不一,待融铸为官银之时,一些火耗不能由朝廷承担。
每思至此,如鲠在喉,但火耗一事牵涉众多,可谓胥吏衣食所系,不易与制台大人言说废黜。
至于匮银之忧,巴蜀之地尚不缺银,倒无奏疏所言之弊。
如今思来,这是以一国之银输送巴蜀一域,方豁此效。
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一条条新政,待阅览之后,更是啧啧称奇,暗赞不已。
其实,贾珩的新政四条,比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都可以套上轻徭薄赋之类的德政帽子。
当然除摊丁入亩这等劫富济贫的税改措施外,让士绅暗骂之外,至于废两改元,火耗归公这两项政策,不是去割士绅的肉,而是防范虎官狼吏在征税之时上下其手。
减少的是征税环节的浮费以及多余摊派,这都是骂不出口的德政,谁上疏骂谁心里有鬼。
唯有摊丁入亩这等具有财产税的政策,明眼人仅凭田亩多少缴纳人头税,一看就觉得肉疼。
虽然不是武帝的告缗令,但也大差不差。
这时,高仲平二儿子高渤,皱眉说道:“父亲,这些真的能解一条鞭法之弊?”
高仲平感慨说道:“一条鞭法没有废两改元,火耗归公之策配合,时间一长,奸猾小吏仍会投机取巧,卫国公此策甚妙。”
高渤闻言,愤愤不平道:“父亲,如果没有父亲的一条鞭法,这卫国公岂能施为,此为贪天之功,现在整个大汉,反而让他风头正盛。”
高仲平皱了皱眉,轻声说道:“不可妄言。”
但此话也在吴贤成等人心湖中激起圈圈涟漪,面上涌起丝丝异样之色。
本来是推行此策,载誉归京,那时内阁首辅之位也唾手可得。
真就是如东翁不出,奈苍生何?
但现在这卫国公又一番搅局,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下子就分润了巨大的功劳,一旦新法大行,天下岂不盛赞卫国公之名?
相比之下,东翁倒有些黯然失色了。
念及此处,吴贤成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