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给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这才离开。
之所以选择这个煤棚子,是因为距离滨江货站还不到半条街的距离,一旦爆炸,再稍微远点的地方听到了,肯定是以为货站遭到袭击了。另外,这个煤棚子很隐秘,毕竟不是冬天,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是不可能有人打开这个煤棚子的。另外,这个地方虽然临街,可是路上的行人不算是太多,也没谁愿意在煤棚子面前停留。这样一来,爆炸发生后,误伤本地平民的几率自然就会大大的降低了。
就像是这个外勤队员的行为,在滨江站周边的七个地点,几乎是不分先后的上演。只不过安置藏匿炸弹的地点各不相同,有的是在破旧的仓库中,有的是把梯恩梯包上一层油毡,然后藏在别人的花盆里。甚至干的最绝的一个兄弟,把梯恩梯裹了一层黄泥后,接着装作上大号的功夫,直接扔进了滨江站旁边的一个公共厕所里。
这些人全都老练的做完了放置炸弹的工作后,开始朝着事先约定的几个点走去。一共是五个点,因为他们是五辆汽车。
话说在这七个兄弟放炸弹的时候,别人也没闲着,通过技术,把这两天选定的汽车偷到了手。然后找个了隐秘僻静之地,把早上取回的武器分发到了各个车上。最后这些车辆,各自分开,前往约定的集合地点接人。
每辆车子五个人,空间还是可以的,没有那么挤。上了车后,武器已经各自到了手中。开车的兄弟则是听着旁边兄弟的每隔一会便报一下的时间,决定车速的快慢。
就是这样,一路上算计的好好的,五辆车虽然是在不同的方向。但是在江畔,也就是那座日语警官学校附近,却汇聚成了一个车队。
跟着疯狂的加速,在侧面的一条街快速的接近了目标,而后嘎吱一声停在了门口。方一停下,车门打开,包括白丰台在内的二十五个特勤,端着上好弹鼓的冲锋枪,疯狂的朝里冲去。
打头的一个人,一边跑一边抬手便是一个扇子面的横扫,将两个穿着伪满洲国警服的门卫直接扫倒。
下一刻已经带头冲了进去,也不管其他的人,只是闷头从楼梯往上猛冲。到了二楼,和身后的两个兄弟形成一个三人突击小组,往左侧的走廊攻了过去。在他们后面的另外三个人则是形成了另一个小组,往右侧的走廊开始进攻……
话说进攻二楼的是十二个兄弟,左右侧分别是六个人,各两个突击小组。清一色的五十发弹鼓,见房间就进,见人就宰。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和动作。
一楼同样是十二个人,同样的战术。各分左右,开始收割这栋建筑里的所有生命。白丰台则是端着一把汤姆森,守在了门口的收发室里,用作接应,枪声时密时梳。大概是响了约一分钟,可能还不到,跟着便完全消失不见了。
白丰台看了眼表,大喊道:“最后一分钟!”接着再次打起精神,守着门房这个咽喉要道当中。
没用上一分钟,事实上,大概也就是十来秒钟之后,楼上有人大喊道:“找到目标,已经死亡!”接着又重复了一遍。一众人马听见这个内容后,立刻不在搜索尸体,回身开始往一楼门厅集合。
白丰台一边挥手,一边大喊道:“都上车,都上车,按计划撤退!快快快!!”
第1095章
同样是行动当天,康昌明和赵德彪早上起来后,退了房。直接来到了里道区的一个带院子的洋楼当中,派出两个手下去取装备。
话说这栋房子的面积还是不小的,这是他们来后,经过了撒网式的侦查,选定的一个安全屋。
两队人,加上前期一个侦查组,和机动组的人,一共将近百人了。要是面积太小,肯定是装不下。不过现在有了这座洋楼,那就轻松多了。
当然,要是没有这幢洋楼他们也有办法,分散到别的安全房呗,就是联络的时候有点费事罢了。
康昌明和赵德彪一进入这个独立的洋楼后,首先看了眼被绑的结结实实的两个房主人,应该是一对小夫妻。然后立刻又下楼,吩咐大伙吃饭。
这么多人吃饭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这个洋楼的房主人,自己家里是有车的。因此吃饭的问题,让一个兄弟出去采买也就可以了。车后座,副驾驶,后备箱什么的,都可以用来放吃的。是以肯定是够了。只不过采买的兄弟为了安全要费点事,不能再一个地方一买买很多,那样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以这里买二三十个馒头,开车到了下一个地方再买二三十个饼子。
就这样,转悠一圈,将车上买的满满登登的,反正车子两侧都有窗帘。谁都不知道里面装着那么多的食物。
这几天他们几乎都用这种方式解决吃喝的问题。当然,光靠用车拉也不行,有时候赶上行人稀少,有的兄弟趁此机会出去,也买一大包吃的回来,这样就可以彻底的解决吃饭的问题了。水自然有自来水。小洋楼嘛,还是挺高级的。
大概是两个小时后,车子返了回来。赵德彪亲自带着人,将各种武器装备搬到了屋内。康昌明摆了摆手,道:“每人领取一把冲锋枪,两个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