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移动一下枪口。就这样,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他重新将窗户关好。然后跟来时候一样,把枪裹在棉袄里,直接原路返回,上了车子。
“总队。”王良平道:“我刚刚行吗?”
范克勤点了点头,道:“嗯,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一点还是很好的。所以自然是行的。不过其中有几个地方,你能够做到更好。”
范克勤顿了顿,从头开始给他说道:“这次条件有限,你能很快的想到用衣服来隐藏你的枪支,这一点是很好的。就算是实战的情况下,虽然一个人裹着一个长条衣服卷,走个分钟的路也不一定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你事先可以穿个大衣,枪口朝下,用手插兜,来将枪支固定在自己的身侧。或者准备个别的东西,如行李卷什么的,这样就更加能够保持自己的隐蔽性。”
“不过这次不能怨你,我搞的就是突击训练,你能立刻反应过来,已经很不错了。”范克勤说道:“第二点,你刚刚走的有点太稳了。”
王良平听罢一怔,道:“稳?总队,稳点不好吗?”
“我明白你什么意思。”范克勤耐心的说道:“稳点走路是在一般情况下,因为那样不惹眼。对吧?”
王良平点头,道:“对。”
范克勤道:“但刚刚你没感觉到冷吗?”
王良平又如实答道:“感觉到了。”
“嗯。这就对了。”范克勤道:“现在的天气可是挺冷啊,虽然你脱了外面的长棉袄,里面还有一个薄袄。可人在寒冷的天气中,走路的速度,一定是比夏春秋这三个季节要快一些的。这是人的正常生理特性,所以你刚刚的稳,反而不对了。你要把速度再快点,这才是在冷天,应有的反应。”
第608章
王良平登时大悟的点了点头,道:“是,卑职明白了。”
范克勤让他把枪放在车子里,穿好衣服,带着他沿着刚刚的路段,再次走去。一边走一边低声跟他说道:“冬天就是这样了。另外,你要注意一点,有时候,作为后方支援,你是没法总在室内的,必要的时候是在外面,而狙击手除了必要的时候,又不能总是到处活动,那样会暴露自己,所以在一动不动的情况下,你的体温,自然会下降的要快一些。衣服不要随便脱了。相反,你还要多准备一两件衣服,如一个白色的斗篷,还有手套也是有必要的。”
说着,范克勤用右手比划了一个枪的手势,续道:“中正式还好,但精度,一定是比不过德国九八k式步枪的,但我为什么没有给你德国九八式步枪?想没想过这个问题?”
王良平知道此时可不是好面子的时候,战场可永远不会给你面子,是以道:“之前确实没有想过。但总队这么问,是不是因为距离的原因,中正式虽然射程比不上德国九八式,但在一定距离,精度其实也很不错。”
范克勤当然知道,中正式是中国引进德国九八式后,仿制并改造的一款步枪。由于工业能力问题,做工,精度,射程等方面自然是比不过德国九八式的八百米,只有五百米。
但五百米的射程绝对真的够用了,因为纵观整个二次大战的历史,你会发现,所有国家参战方射击的距离,大多数是二百米到三百米之间,三百米到四百米的时候是第二档要差很多。
距离近的一百米我们就不说了。四百米以上,那一定是在自身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打上一枪没什么问题,蒙上了就赚了,蒙不上无非就是一颗子弹的事。
当然,也有极少数是更远距离命中目标的,但真的太少太少了。是以我们可以把二百米到四百米的交战距离看成最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一看,二战时期所有的枪支,实际上来说,都有点威力过剩了,根本没什么必要。这也是后世,除了专业要求很强的狙击步枪外,主要装备枪械变成了,射速高,但射程反而降下来的突击步枪的原因。
此时由于德国生产的步枪,工艺水品是很高,可是由于德国人的严谨,反而造成了一个失误,什么呢?那就是在冬天,士兵们戴上厚厚的棉手套后,很难自如的插进扳机护圈中。这一点问题,在欧洲战场还没什么,但后来在苏德大战的冬天时,尤为明显。很多士兵在紧急的状态下,直接脱掉手套再来射击,有了经验后,这才会把射击的食指手套裁掉一节。战场又是瞬息万变的,是以这样导致德国吃了不少亏。
范克勤此时就是这样考虑的,中正式是改造的中国型号,是以弧圈倒是大上一点点,虽然只是一点,但在关键时刻,那就非常有用了。另外,护圈的问题,此时基本没人关注。就连后世关注的都不多。但范克勤是个很注意细节的人,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范克勤在训练的时候,已经略微的给他调校了一下,就使得弧圈前段,空间更大了一些。
范克勤将这个问题跟王良平解释清楚之后,说道:“等明天训练的时候,你带上厚点的手套,在家具厂多打两枪,看看我调校的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咱们在改改。美国的春田,还有苏式的步枪,咱们库房里也有,不行就换一把。”
到了此时,王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