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里。
其中大部分位于南坡中段,北坡和西段也有少量分布。
喻以筠目前所在的南坡,属于其中面积较大的保护区。
即使如此,生活在这片栖息地的熊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很少去附近保护区走动。
至于西段和北坡的栖息地,更是严重隔绝。
必须依靠人类干预,才能确保当地熊猫基因的多样性。
要知道,过去几百年,导致大熊猫数量锐减的原因,正是因为栖息地隔绝。
亡羊补牢的人类,为熊猫们建立跨越三省的保护区,却无法阻止熊猫本身画地为牢。
假如秦岭境内的大熊猫,栖息地长期隔离,要么因为地理隔离分化出新的亚种,要么因为种群内部数量少,基因逐渐衰退,从而走向灭绝。
喻以筠三两下爬上树,隔着山高水长,模糊的视线眺望雾蒙蒙的北坡。
他想知道:
祖先们来时那条路,是否彻底断了?
生活在山那边的熊,享受着怎样的风景,吃着什么口味的竹子呢?
“咿咿~”我想去山的那边。
“咿咿?”你们要陪我出发吗?
“呜?”
“呐呐~”
紫薇和小小熊依然没听懂,又似乎听懂了。
喻以筠迈出几步,回过头,两位同伴打打闹闹跟在自己身后。沿着妈妈的妈妈留下的jio印,一路向前。
第128章 秦岭大熊猫(十四)
近些年随着全球变暖, 秦岭南坡中段,夏季气温越来越高,局部出现连日干旱。
栖息于此的野生大熊猫, 遵循世世代代的生存习性。盛夏来临前, 会爬到海拔约三千米的地方避暑。
保护团队的工作人员们, 照例伪装成直立鹿进山巡逻, 确保山间猫儿们妥善安置,平稳度过旱季。
盛夏渐渐逼近,秦岭中段大部分野生大熊猫,基本找到合适栖息地。
剩余几只刚刚离开妈妈独立、竞争力偏低、尚且不具备足够生存经验的亚成年熊猫。要么找不到合适栖息地,要么害怕遭遇敌兽、磨磨蹭蹭不敢上山闯荡。
见野外大熊猫生存没有受到影响,工作人员选择默默围观和记录, 没有贸然干涉熊猫正常行为。
直到亚成年熊猫陆陆续续爬上山,低海拔区域只剩下两只小熊和一只小小熊,巡山直立鹿开始急了,忍不住为他们仨捏了四把汗。
“250啊, 你们准备啥时候上山?”
“秦岭山霸, 还没有找到喜欢的地盘吗?”
相比于大多数亚成年熊猫, 两只小熊太早离开妈妈。
紫薇还算运气好,在妈妈身边呆到将近18个月。
250如今满打满算15个半月,还不到离家独立的阶段。
正常熊猫长到18个月,才会离开妈妈。
有些妈宝熊, 甚至会在妈妈身边赖到两岁左右。
芝麻汤圆年纪小也就算了,身边还带着年仅三个多月的小小熊,惹得工作人员操碎了心。
偏偏‘母子俩’活蹦乱跳,在秦岭山头混得风生水起,一副完全不需要救助的样子。
保护团队再怎么殚精竭虑, 为了秦岭熊猫种群规模考虑,决定先静观其变。
发现低海拔竹子大片大片开花,工作人员集体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