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 第36节(2 / 3)

姨父还没回来,她有些好奇去问,“姨父呢?怎还没回来。”

杨絮解释道:“他这段时日刚好在外面跑商呢,约莫还有好几日才能回来,没事的,咱不管他。”

杨絮的丈夫是个有钱富商。

可在李挽朝幼年的记忆中,他以前好像也是读书的,怎么后来弄着弄着从商去了。

不过她也没有开口去问。

待用过晚膳之后,怕李挽朝和蓝寻白累到,就先让他们两人去歇下了。

底下的三个孩子也各自散去了,只留下了杨老爷、老夫人,还有杨絮。

屋外的月亮已经出来了,夜已经黑了,屋内的烛火摇晃闪烁,照得杨老爷的脸上有那么几分沉,他想起李挽朝就忍不住皱眉,道:“怎么变成这样了,李观怎么养的孩子。”

他记得六岁见她那会,整个人也没这么沉沉闷闷的,怎么越大,还越不好了呢。

杨絮叹气,“那陈氏不是省油的灯,还有那李家老夫人,更厉害了些,李观又愚孝,想也知道朝姐儿在李家过得不好。”

老夫人想起那李家人做派就生气。

她女儿刚死没两年呢,他们就娶了继室进门,她就那么两个女儿,本来以为想着李观中了进士,应当会留任京城,谁知道被派任去了川溪做知府。没办法,大女儿只能跟着一块去了。

当初杨屏生了孩子后,就留了病根,还曾在信里头和老夫人提过一嘴。一开始杨老夫人见她只是随口一提,还以为不怎么严重。她那个婆母也是个不省心的,在她养病坐月子的时候,没少磋磨过她,杨屏对此,也只是提过一嘴。

可没想到,大女儿就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只在病到了极致的时候她才愿意和她说上一些,怎么都不想叫她操心。

事情有十分难受,她向来都只说一分。

可想而知,她在李家有多遭罪。

杨屏的死,于杨家人而言,莫过于李家杀女之痛。

她不在他们身边,才多大点的年岁就叫李家人给磋磨死了。所以他们杨家的人也不乐意和李家的人来往,刚好两家相隔甚远,谁也别管谁,颇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

这么些年来,除了在李挽朝六岁的时候,李观因故入京,他们两家人见过一面,往后老夫人他们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就连李挽朝后来出事成亲,李观也没和他们杨家人提起过。

做人女婿的,向来是矮了一头,他怕和他们说了后,他们又要怪罪他教坏了孩子。

干脆提都不提,只等到事情兜不住的时候再说。

老爷子头发已经白了许多,面色严厉,在国子监里面,许多学生都憷他这个先生,他沉沉吐出了一口气,严声道:“这回可不能再叫她回去了,怎么着也要叫她留下来,李家离得远,我们手也伸不过去,既然这回她来了,就叫她留下,不许走了。”

杨老爷方才面色不好,就是还在为小时候李挽朝不肯来京城的事怄气,气她选李家,不选他们。又怄她来了京城,竟不想着来见他们,连告诉都不告诉他们。

杨絮也道:“爹说得不错,咱家又不是没钱了,养活个孩子还怕养不起吗,是不能走了。姐姐就被他们害死了,还想坑了朝姐儿不成。她小的时候我去恩文府看她那回,她就已经不大爱说话了,我同她说京城多好多好,她那小眼睛是亮亮的,可问她愿不愿意同我走,又直摇头。你说谁对她好谁对她坏,她能不知道吗?怕是舍不得那个当爹的。”

小孩子都舍不得父母,这是人之常情。

可当亲人的,能看她再受这样的委屈吗。

提起李观,老夫人就来气,“我当初就说他那家世不干净,家里头做娘的拎不清,看看,看看!害得我的屏儿这么早就去了,女儿已经苦命死了,外孙女还要跟着一起受难?如今朝姐儿到了婚嫁的年纪,有那后母和老夫人在,就是让李观卖女儿也使得!那一家子的害人精,回去作甚?甭回去了!”

三人越想越难受,想起杨屏,都堵得慌,也不再继续说去,只是决议不能再让李挽朝离开京城。

李挽朝往后几日就暂时和蓝寻白一起住在了杨家。

自李挽朝去了杨家之后,府中上下的人都见过这位远从恩文府来的表小姐了,他们都看得出来杨家人对这位表小姐的爱重,所以也都没敢怠慢。

李挽朝在杨家的日子,过得很好,但她身上受的伤,她也没敢和他们提起过,只每回都在夜深人静时候让知霞给她换药。

至于温沉的事,更有些不敢说。她现在反应回来后才发现,自己确实愚笨,为了他给自己落下了一身的伤。她怕被杨家人知道后,他们也会和李观一样嫌她为一个男人落得这样的境地。

李观这样想她,她已经无所谓了,可是,她不想让杨家人也跟着一起这样看她,所以,这事她提也不曾提起过。

东宫带回去的药确实不错,李挽朝按照上回喜萍叮嘱她的流程换药,不出半月,背就已经不会再冒血了。

李挽朝有些自嘲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