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85节(2 / 2)

个月?!

【李敬业的造反失败,除了他自身的战略失败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咱们总结一下。

咱们从之前王朝更替中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覆灭最主要的核心原因,一个是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二是民不聊生百姓已经到了活不去的地步。

而此时的大唐,并不具有这两个核心原因。

朝堂的矛盾虽然存在,但是并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说白了,武则天手腕还是强硬的。

二是百姓安乐,因此百姓们并没有要造反的念头。

还有一点,此次造反局限在唐朝内部,偏偏李敬业还是一个大臣,没有明太宗朱棣的身份。】

“意思是母后的运气好?”李显寻思了半天,总结出这么一句话。

“蠢货。”唐高宗李治实在忍受不了李显的愚蠢,开口骂道。

【接下来咱们说回薛仲璋这个人,方才让大家记住他的身份,大臣裴炎的外甥。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的推波助澜,武则天往权利巅峰又进了一步。】

第271章

听神迹这般说, 公子扶苏仿佛一下明白了什么,他应和神迹之言点了点头。

公子扶苏的一举一动皆落在秦始皇嬴政的眼中。

“有何想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见自家父皇提问,公子扶苏相当认真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如神迹所言,薛仲璋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子扶苏道, “正因为薛仲璋参与了这场造反, 必定牵连大臣裴炎, 如此让太后武则天师出有名, 可一举扳倒政敌。”

“嗯。”秦始皇嬴政点了点头,这一声嗯是对扶苏的肯定, 神迹的出现的确让他这个儿子转变了很多。

之前的公子扶苏和秦始皇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他没有意识到加强皇权的重要性。

对身边的大臣采取的也是怀柔之策,有恻隐之心是好事,但是作为帝却要不得。

如今的公子扶苏却知道从皇权出现,以皇帝的视角来分析政局, 这个转变是秦始皇嬴政特别希望看到的。

“且, 太后武则天能在短短两个月就平定这场叛乱, 如此迅速, 更让朝中大臣看清太后的权利。”公子扶苏看向他家父皇,“自古以来, 以强者为盟。”

正是这一波波的推波助澜, 把太后武则天推向权利巅峰。

听到自家外甥造反, 大臣裴炎便知道自己的下场, 这场政变他最终还是输了。

同时大臣裴炎也预示到了唐朝的结局, 自己终究是大唐的罪人…

【咱们先来看看大臣裴炎对李敬业此次造反的态度,武则天询问裴炎计策。

大臣裴炎竟不急着平定造反, 反而对武则天道,此次叛乱正是因为皇帝年长却不亲政事, 这才给叛匪造反的借口。

如果太后武则天愿意还政于皇上李旦,那么叛军便不讨自平。

这话从表面来看好似没什么毛病,李敬业造反打出的名号是匡复李唐,并不是要推翻李唐,那还政于李旦似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赵德芳听着直摇头,“李敬业此举和以往的清君侧有何不同。”

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德芳的政治素养也上来了。

“可不是,就像杀了黄子澄,朱棣就不造反了?还是杀了大臣晃错,就没七王之乱了。”赵匡美应和。

若太后武则天还政于李旦,大概率李敬业造反借口就变成了“清君侧”。

毕竟大臣裴炎的确是手握重权的权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