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71节(1 / 2)

可这次宰相郝处俊和中书侍郎李义琰却拦住了,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路人甲】:因为他压根就不像再放权给武则天,做戏呢。

【路人甲】:毕竟是政治同盟,还得装装。

乐瑶发现粉丝路人甲的就是自己的嘴替,作为历史up主,有些观点不能说的太直接,怕误导粉丝。

毕竟对于历史,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乐瑶想站在相对公平的角度和大家讨论历史。

大家可以觉得唐高宗李治软弱无力,是个名副其实的妻管严。

大家也可以觉得唐高宗李治是个有政治手腕的腹黑帝王。

【唐高宗李治不但没有惩罚二人,仅仅五个月后,唐高宗李治就把站出来反对的李义琰升为了中书令。

一年之后,唐高宗李治又把李义琰升为了正宰相。

明明都是反对皇后武则天的人,唐高宗李治却重用他们。

并且从官员的调度升迁中咱们可以看出朝堂权利仍旧掌握在唐高宗李治手中。】

武周

神迹所说的这些,武则天心里都和明镜一样。

她知道唐高宗李治一边信任的给自己权利,一边又制衡自己的权利。

对李治如此的政治手段,武则天没任何埋怨,反而赞赏,皇家权术就该如此。

阿斗没想到事情再次反转了,“这个唐高宗李治到底想干嘛?”

阿斗彻底看不懂了,又求解的看向他家父皇和相父。

“平衡权利。”诸葛亮十分简略的回答。

【既然权利不能给皇后,那给谁呢?自然是太子李弘,此时的李弘已经23岁,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

咱们一起刚刚说的所有事捋顺一下,就会发现唐高宗李治其实一直在给太子李弘铺路。

首先,处死了上官仪,并通过上官议除掉了废太子李忠,为太子李弘除掉了不安分的隐患。

然后又通过天灾,将武则天在朝堂的势力削弱,全部换成自己的班子。

为了安抚武则天继续执政,给她天后之名,同时给长孙无忌平反,以此表明自己对武则天的态度。

再以放权为由,提拔一批反对武则天的臣子,并顺水推舟,准备放权给自家儿子,可惜了,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256章

【上元二年, 唐高宗李治一直尽心培养的太子李弘病逝,唐高宗李治悲痛欲绝。

能看的出唐高宗李治是真的伤心,他不顾众臣反对,追封已逝的李弘为孝敬皇帝。】

悲凉的音乐放起, 天幕中出现卡通唐高祖李治, 只见他痛哭流涕, 头上几个大字, “我的儿,你怎么死了!”

汉武帝刘彻挑起眉头, 不过一个太子,倒不至于如此。

听神迹讲到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不禁握起了拳头,手背青筋崩起,呼吸也沉了几分。

能看的出直到现在, 对太子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仍旧不能忘怀。

太子李弘既是唐高宗李治最重视的儿子, 也是他平衡朝堂局势中重要的势力。

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帝王, 唐高宗李治是打心底难过。

听太子李弘死了, 汉武帝刘彻有点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个李弘是那个败家子李隆基的爹。

一直培养的太子忽然死了, 朝堂的势力格局再次被打破, 可以说唐高宗李治之前的谋划布局全都付之东流。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汉武帝刘彻感叹道。

公子扶苏也没想到唐太子李弘竟然暴毙而亡, 这下他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最终还是放权给皇后武则天。

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 起码在培养好下一任太子前, 知进退的皇后武则天是最好的选择。

公子扶苏轻叹一口气,作为一国之君当真是太难了。

听完整个大明朝历史, 算是打开了公子扶苏对王朝权利制衡的认知。

以前的公子扶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理想中的王朝是以“仁”治国, 朝堂上下齐心协力,如今他彻彻底底想明白了,若王朝想要延续,就必须各方权利制衡,并且皇权必须至上。

一旦皇权被架空,便是王朝的灭国之际。

做为后世的赵匡美对太子李弘的死倒不惊讶,他只是很好奇,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皇后武则天害死的。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他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希望得到神迹的解答。

武周

看到天幕中的红字,武则天拂袖站起,表情仍旧是云淡风轻。

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武则天没有经历过,她还不至于因为一句疑问而失态。

此时的武则天以旁观者的角度等待神迹之说,她既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就有气度能受的住诋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