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点了点头,下了教学楼。
他们刚下了教学楼,就见到了向着教学楼奔跑而来的李妍。
“来晚了,老师还没离开吧?”李妍问道。
“没有,段老师办公室呢,快去拿成绩单还有奖状吧。”程行笑道。
“你这次语文考的怎么样?”李妍看到程行后,倒没有继续往前走,而是安抚住忐忑的心情,然后问道。
“考的还不错。”程行道。
“是第一名吗?”李妍问道。
“嗯,侥幸第一。”程行笑道。
“那作文呢?满分吗?”李妍问道。
“嗯。”程行点了点头。
“那你作文能不能借我看下?你放心,不耽搁你时间,你要觉得耽搁时间,我可以放假回来的时候再把作文给你。”李妍看着他问道。
“对不起,这次作文正好家里人也想看,你要是想借,等放假回来,我可以借给你看,或者是过两天,各大报社上应该会有刊登。”程行笑道。
徽州省文化报,以及当地的安城日报,以及其他省市的一些报刊,都有编辑找他刊登作品,从《安河》开始,所有报社刊登程行的作品,都需要给程行付费了,现在程行一篇文章,在杂志或者是报纸上刊登,都需要给程行付不少的钱。
除此之外,国内外还有一些杂志报社的主编找程行专门在上面刊登文章,并且为其开出了天价的签约费。
但程行志不在此,他写文章都是随缘以及月考时看月考题目去写,除了为了考试写文章之外,除了《安城》这部小说,程行目前还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
所以,这也是现在程行广大读者津津乐道的事情,因为在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之下,程行的所有文章都是即兴之作,而这就有意思了。
这也是为什么程行一篇千字不到的作文,现在能在各大报刊卖到天价的原因之一,因为读者还真很喜欢看程行这些为了应付考试所写的文章。
关键是这些即兴之作,每一篇都比得上别人耗费数月精心打磨的作品。
所以,程行的出现,不仅在这最后一个月振兴了图书业出版业,还把报刊报社的销售量提高了不少,在徽州省内,甚至已经形成了报纸上有没有程行新的作文文章,成了当期报刊有没有竞争力的首要原因。
“这样啊,那好吧,那我等放假回来再看。”李妍笑道。
“那我先上去拿成绩单了。”李妍说道。
“嗯。”程行点了点头。
李妍离开,程行陪着姜鹿溪走到了车棚。
“我可不会再让你骑了。”姜鹿溪看着他说道。
现在学校里可是有不少学生跟老师的。
而且说不定郑华现在就在楼上看着呢。
要是程行再想骑着车子载着自己,那是绝对不行的。
“上次是一路跑来的,所以当时有些累,现在又不累。”程行道。
程行将他的那篇作文从包里拿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姜鹿溪。
“这作文不是你家里人要看吗?为什么给我?”姜鹿溪愣愣地问道。
“家里没人看,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想看。”程行道。
“那你为什么不借给李妍?”姜鹿溪抿了抿嘴,不解地问道。
“你不想看,想让我借给她?”程行笑着问道。
姜鹿溪没吱声。
她确实挺想看的。
程行的每篇作文写的都很好都很美。
她每次看完都会有一些感悟,都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作文是你的,你想借给她就借呗,跟我有什么关系?”姜鹿溪抬起头问道。
“好了。”程行最终将作文放到了她手上,笑着说道:“不想借给别人,这篇作文写的时候一气呵成,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只想借给你看,向你炫耀一下。”
……
第146章 过年
姜鹿溪收过程行的作文,道:“放假回来的时候还你。”
“嗯。”程行点了点头。
姜鹿溪将自行车从车棚里推出来。
她并没有骑,而是推着车子。
冬天一天的时间,也就只有中午太阳处于最中间的这段时间是没有那么冷的。
北风也没有刚刚那么大了。
姜鹿溪推着车子,两人从校园的主干道,慢慢向着校门口走了过去。
两边的树干上,有成群的麻雀飞过,在枝干的最上面,还栖息了一些乌鸦。
冬天时,乌鸦是常见的东西。
当程行跟姜鹿溪从它们下面经过时,那些乌鸦叫了一两声,声音清亮而孤远,在北方的冬天,平添了几分寂寥。
放假了,有些孩童手持着弹弓走进了校园。
他们将石子放进弹弓里,然后朝着那些乌鸦射了过去。
安城一中放假之后,是没有门卫的。
大门也不会锁。